拓宽大学生体验渠道

(三)拓宽大学生体验渠道

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进行一定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的实践过程,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心理倾向和态度,更是一种现实的政治行为。政治认同的塑造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走进社会,观察和体验社会,既是学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要大力拓展学生体验的渠道,如开展各种形式的时事评论活动,时事演讲、对校园管理进行评议、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如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政协”等活动,前者模拟人民法院立案审判过程,体验司法程序和实体规定,增强证据意识;后者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体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议事规则,将模拟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的建议汇集成文呈送政协和相关部门,结合教学安排,学生们分别提交了“公共交通文明举止教育体系”“关于进一步开展垃圾分类教育”等提案,增强了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同时在切身体验中也形成了价值认知、建立政治情感、坚定政治认同。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因势利导,优化教学活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与体验中关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进程,从而增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自觉的价值取向,让政治认同在中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