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忧患意识和当代价值
邱国勇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历代先贤诸子百家对此都有论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提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今天,更要提倡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表现出的深谋远虑,它来源于清醒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能激发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集中表现为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习近平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