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要做到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保证便是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实现制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物质保证。它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活动连续化和经常化,有利于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从而进一步促进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弥补某些学校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大学生真正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以便在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要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首先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各级政府、全社会都应给予关心、支持,高校领导及教师更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建立多种形式、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其次,要把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成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环节,在知行合一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具体来说,要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并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做到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注释】
[1]沈壮海、肖洋:《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期,第108页。
[2]张娟、王佳:《新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媒体建设为例》,《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13期,第210—211页。
[3]李晓华、张丽萍、赵艳华:《运用自媒体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9期,第77页。
[4]侯继虎:《“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3期,第32—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