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命教育路径探索

高校生命教育路径探索

戴 浩

“生命教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而率先提出的,这一理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逐渐为世界各国接受并推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中。而在我国,生命教育几乎刚起步,由于长期以来重共性轻个性的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漠视,这也使得我国的生命教育任重而道远。

2020年初突发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短短几个月便蔓延开来,形成席卷全球之势,对世界卫生健康和经济等多方面造成重大影响。这场疫情重灾区的湖北省武汉市,更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灾难。对于高校师生来说,这次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也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面对一个个在疫情中不幸逝去的鲜活的生命,面对一个个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逆行者,在这个漫长而特殊的寒假,身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借机引导青年学生静下心来探讨生命的本质,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反思这些年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将这次疫情危机转化为生命教育的契机,将疫情防控正能量作为生命教育的资源,抓住实效性,在“云教育”下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对青年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笔者所任教的江汉大学,作为一所市属高校,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付出了极大的奉献和牺牲,为生命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