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对于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有很多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必须全面看,这样研究党史,才是科学的。我们研究党史,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研究党史上的错误,不应该只恨几个人。如果只恨几个人,那就是把历史看成是少数人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16]
邓小平对党史学习中如何评价人物和历史事件,明确强调:“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17]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
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青少年学习党史,必须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观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准确把握主流,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坚决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反对片面性和主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