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与资产阶级政党截然不同,无产阶级在现代社会的客观地位决定了他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他的利益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一致。在资产阶级社会和一切还存在阶级对立和利益对立的社会里,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一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首先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把握自己的历史定位,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成为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正是因为我们党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拥护、信赖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坚持了这一点,最终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也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点。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立场的强大力量。人民利益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民利益的内容和表现情况是很不相同的。比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国家。在新时代,我们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这是党的群众观点的新时代阐发,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的理论升华,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涵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实现的,必须付诸艰苦努力,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和干劲,在接续奋斗中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干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价值目标正在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让人民群众都过上殷实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因此,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在新时代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在重大制度安排和政治决策时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