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感人:教学生动性的美学功能

(二)以美感人:教学生动性的美学功能

美无处不在,美不仅存在于音乐、舞蹈、诗歌、文字之中,美也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里,蕴含于教学生动性之中,教学生动性的美学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方法得以发挥。简言之,美学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助美学理论,运用审美及艺术手段创造的富有艺术性、审美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方式方法的总和。[2]教学生动性本身就是一种美,是美学方法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之水乳相融,不谋而合。将教学生动性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能够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实现教学生动性的美学功能。当思政课教师通过生动的文字、图像和情境进行表达,把枯燥的理论术语转化成美的语言,给单调的课本排版搭配美的图片,为死板的课堂教学创设美的情境,往往能带给受教育者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感知美;基于学生对美的接收和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关于美的双向互动和沟通,在此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关于美的自觉评价和判断,获得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在教学生动美的感染和震撼下,能极大地激发起自身创造美的渴望和冲动,创造出符合自身审美情趣和风格的美学成果,不断提升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