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

(一)理论

许多事实表明,在科学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理论环境之中,学生接受正面教育的程度就高,如果整个社会欣赏品位庸俗化,思维逻辑简单化,在这样的理论环境中正面教育对学生的作用是不大的。有资料表明: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影响,即环境影响同思政工作者所传授的信息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同一个方向的,比如,当思政工作者传授给学生的思政工作内容是“一个人应当诚实、正直”的要求时,学生从社会环境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是对“诚实、正直人”的赞誉;对“投机钻营人”的谴责,这种环境无疑会促使学生接受“一个人应当诚实,正直”的要求。一类是负向影响,即环境影响同思政工作内容的价值取向是不一致的,方向相反的,如: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可是如果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则是某些干部为个人图私利,尤其是当学生感到由于社会赏罚机制的不健全时,会阻碍学生对思政工作内容的理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