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是指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造一个不断趋于完美的外部环境的总体目标下,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效性,针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及其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而做出改进和优化。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受这种改变了的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绝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及家庭环境的挑战。
1.社会环境。学校本身就属于社会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置身于社会中的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强调精神文明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国社会环境整体上是良好的。但由于长期以来,整个社会重经济、轻精神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在实践中对精神文明建设也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环境的优化,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一些大学生追求人生的享乐,将追求高消费作为一种时尚,而对理想却没有追求,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
2.校园环境。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最重要的环境。虽然从整体上看,各高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向上的。但近年来,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人数激增,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所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治理措施不善,导致各种不良东西乘虚而入,制约和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的提高。同时,由于高校现代化设施的改善,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高校网络环境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的一种新的环境。而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大学生在接受大量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理论或观点的不良影响甚至毒害。
3.家庭环境。作为初级群体,家庭环境的好坏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讲,我国整个社会家庭环境是文明、健康的。但社会发展在给家庭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一些家庭环境带来了很大冲击,使得家庭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制约着家庭环境应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的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从而打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环境,促进高校校风、学风建设,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