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诉求的变化

(一)学生学习诉求的变化

新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致力于提高学生心理相关知识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的同时,需对他们真正的学习诉求进行动态化了解。当学生的学习诉求更趋向功利性特点时,教师需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构建公民基本素养。从心理干预维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理念等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与汇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同教学环节、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及时去洞察其学习诉求发生的变化,并根据学生所外显的积极学习心理与消极学习心理,制定具有实用性与极强指导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由此可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仅是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单纯传授者,也必须从“育人先育心”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并以此为关键和重点,对传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模式、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进行科学的调整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