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系统关系之三:学生与思政工作方式

(三)思政工作系统关系之三:学生与思政工作方式

在地方高校思政工作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思政工作方式,更能促使学生将思政工作者所授思政工作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习近平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这些对中青年干部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思政工作者做学生工作时的方法启示。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

因此,需要运用思想交流、情感因素、多样话语表达的方式来提高思政工作效果。

1.思政工作与学生思想交流互动结合起来。思政工作时所选内容尽量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思政工作者应给予恰当的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鼓励中点出期望与不足,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活,从而得到一种心理满足。

2.思政工作者善于运用情感因素也是一种好的工作方式。网络时代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失去对自己的把握。“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应该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思政工作者就要提升情感育人能力,满腔热情地开展工作,应注意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规律,善于利用时机,掌握时机,创设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抑制转化学生的消极情感,就会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3.思政工作者运用多样话语表达方式,提高感召力。新媒体技术为开展话语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思政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可视化、情境化的方式呈现不同的思政工作内容,探寻符合时代特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保持话语形式常变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