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思政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

(二)云端思政可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方法

面对“手握鼠标长大、敲着键盘说话、拿着手机比画”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十分重视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思政课不仅在高校课堂上展现,而且以青年大学生们熟悉喜爱的各种形式,延伸到了课外、校外,实现育人过程中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学校和思政课教师要下硬功夫,亮实招,通过视频、弹幕等多媒体手段融合运用,追踪社会热点、探讨古今人文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沟通互动,讨论话题风趣幽默,让思政课实起来,活起来,不再死气沉沉。使思政课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带来喜人的课程“上座率”和“抬头率”。

云端思政渐受欢迎,在一些高校思政课逐渐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人瞩目。在海岛上思政课老师身穿救生衣,通过直播与坐在教室中的学生通话,讲述海洋强国;在湖州安吉鲁家村的小火车上,思政课老师给学生上了一堂“两山”理论课,还邀请两位当地村民现身说法,讲述鲁家村这几年的变化;在大学的思政课上,学生们除了拿着专业教材,还都带了画本和画笔以红色记忆为主题设计作品;音乐学院的学生组织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将形势与政策课推向高潮……一批有趣味、有温度、有特色的思政课涌现出来,一些思政课成为学校的网红课,受到热烈追捧。这些思政课都别具一格,甚至是不按常理出牌,形式新颖,设计多元,但内容不失深刻、鲜活,效果也比较显著。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中接受了知识、学到了真理、养成了信念,课程得到学生广泛好评。

云端思政进行方式方法改革要注意适度:有的思政课教师过分看重形式,把心思和精力花在琢磨教育形式和外在的东西上;有的思政课教师重视网络平台甚至超过了教育内容本身,页面花里胡哨,内容却老旧空洞……面对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要警醒自己:谨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创新不等于制造噱头,也并非一味追求花样翻新。思政课创新是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喜欢听课,但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为达成思政课的目标,思政课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学生的表率,身体力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信真懂,吃深吃透;其次,思政课创新要牢记价值引领的初衷,不仅要关注课堂有笑声和掌声,也要关注有多少理论和知识进入了学生心里并发酵升华;最后,思政课教师要明了“网红”不是思政课的最终追求,红色是思政课永恒的底色。

好的思政课程应该像盐,但我们不能光吃盐。最好的食盐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吸收。思政课要焕发活力,必须坚持不懈用好创新这个法宝,在顶层设计、考核方式、授课内容和形式等环节上,积极探索富有可能的创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知识。但是,思政课创新并非易事,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绞尽脑汁”,多为创新想办法,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尤其要努力打通高校思政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