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六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总体要求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总体要求。
第一,“政治要强”,这是针对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而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二,“情怀要深”。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要靠教师的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温暖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博大情怀,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真情实感的传道情怀,要有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三,“思维要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要着力培育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视野要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宽广的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视野。要善于立足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五,“自律要严”。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要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友,时刻自省自律自励。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到“政治要严”“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样才能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六个要”既是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总体要求,又是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象的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所要培育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注释】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第2版。
[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