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模式”

(一)“上海模式”

上海作为思政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不仅强化显性思政,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而且细化隐性思政,深入发掘通识课、专业课的育人资源,以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生动的案例和对于国情的准确把握,将思政课真正上到了学生的心坎里。上海大学“大国方略”与“创新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中国”、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法治中国”,此外,其他高校相继推出“智造中国”“锦绣中国”“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等,这些别具一格的“亮眼”课程共同组成了上海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首创性推出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中国系列”课程于2014年首次开课,既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又牢牢把握时代发展主题,切中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已形成覆盖全市所有高校60余门“一校一特色”系列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大学生热烈欢迎。[3]

上海模式中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多以专题形式开展,注重把思政课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学生个人成长相融合。强调问题导向,并通过配置多元化的优质师资团队授课,创新“项链式”课堂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触摸历史、感知现实,使思政选修课真正成为高阶、创新和有挑战度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