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重大,原因有几个方面。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的观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仅仅用理论灌输学生,并不一定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必须让理论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证明理论,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理论,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实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好不好,口说无凭,我们可以让事实说话。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农村去,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的发展变化,让事实说明农村实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教师方面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的归纳和分析问题能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渠道拓宽能力等的提高也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课程本身来说,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所需要的鲜明的材料的取得,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也有赖于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如此重要,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见证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是科学性的理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避免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有机会看到和听到教科书上和教师讲课中所没有的东西,发现一些社会问题,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考察,并且要为进行社会考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领学生进工厂、进社区、进农村进行社会调查并了解社会实际的“桥头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实现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