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忠”为本,是为勉
“忠诚”是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千百年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忠诚、忠勇故事,一直是中华民族延绵至今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在民族危亡之际,无论从古代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杨门女将”的故事,还是近现代的秋瑾、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及为社会主义建设默默奉献的“两弹一星”的英雄事迹,无不诠释着忠诚的内涵。忠勇,是中国人代代相传,延续血脉的优秀品质,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精神魂魄!
“士之立世,忠信为本。”(《东周列国传》)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总被人冠以两个字——忠信,讲信之人必忠,忠信是为一体。忠诚是随着现代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忠诚的表现为抛头颅、洒热血、宁死不屈。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共产党人表现出的是信仰坚定,吃苦在前;国人表现出的应该是爱岗敬业、尽忠履职、开拓创新。
忠诚,在当今,是在任何时候都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保持一颗爱党爱国之心,树立强国兴国之志,练就克难攻坚之技,勇拓创新创造之路。对于新时代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员,对时代模范均有论述。他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3]对英雄模范来说忠诚,就是英雄模范们都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努力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这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国人忠诚的内在之意。
如何铸造新时代党员和国人的忠诚?我认为现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从以下几方面塑造“忠魂”:
第一,学党史,牢记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党章,每个党员在入党宣誓时面对党旗都庄严承诺,“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中,有多少党的儿女在危急关头舍生忘死,对党忠贞不渝。重温党史,对新时代党员重拾初心,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在全社会树立党员的榜样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讲故事,重植忠肝义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发生在古代,有的发生在近现代,有的就发生在身边。它们以书籍、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形式讲述着中国人在抗击外来侵略、富国强民、科技兴邦中体现出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优秀品质,这些故事浸润着国人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忠勇品格。
第三,寻时机,再现忠勇形象。新时期,没了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血性和忠勇似乎被和平的鲜花所淹没。2020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目睹了沉淀在中华儿女身上的忠勇之气的总爆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声令下,从大年三十开始,4.26万医务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往武汉,一大批“90后”志愿者无畏奔波于疫情严峻的武汉三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疫情的最前沿,各电视台适时的报道,再现了活生生的感人场面。疫情取得胜利后,党中央以人民英雄的规格表彰了英勇的抗疫战士,为新时代树立了忠勇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