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者先受教育是保证教师具备良好崇高师德的内在需要

(二)教育者先受教育是保证教师具备良好崇高师德的内在需要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修身养性,涵养美德,“德者本也”。“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是教师成功实施教育的前提。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直强调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并提出“三个牢固树立”“四个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师德建设标准和要求。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他又号召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可见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在价值多元多变的当今社会,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行为模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都会学生、对社会的影响,因此更需要教师先接受教育,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向学生的内心传递坚定的力量,传递思想和理性的光芒,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使学生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