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交往向虚拟网络空间演进

(三)推动交往向虚拟网络空间演进

马克思曾经说过,交往的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网络为主导,信息传递为载体的全球化社会就开始主宰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当前条件下,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横扫世界,以扩散姿态风靡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而网络人际交往则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人际交往的新方式。网络人际交往指的是交往主体在互联网上发生互动并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网络主体逐渐形成了网络群体、虚拟社区直至整个网络社会。[8]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这种全球化、多方位、开放性的网络交往里,人们从与客观现实的互动交流转变为与虚拟社会的情景对话,虚拟化交往逐渐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并且呈蓬勃成长的趋势。在网络空间,人际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那样必须面对面地亲自参与沟通,它主要基于文本的表达方式,屏蔽掉了外貌、身份和财产等外在条件,使交往双方可以重新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身份认同,扮演一定的虚拟角色,从而极大地表现为自由性、平等性和互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顺应社会的进步和实现人自身力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