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模式探讨
2025年09月10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线下混合“金课”模式探讨
彭 沛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转变成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同年9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019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金课”建设“双万计划”,要求用3年的时间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彻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校“金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之一,近几年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该课程的“金课”建设。本文试图根据教育部打造“金课”的要求,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探讨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有效建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