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个相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始终贯彻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程教学之中。
一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突出政治引导的基本功能,要把政治引导放在优先地位,但也要以理服人,善于“用学术讲政治”。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对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正在成长形成的大学生,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的历史与政治”和“世界的历史与政治”,积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科学方法”自主地建立起“四个自信”的政治觉悟。把对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立场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之理去引导学生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立场。
二是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但不能忽视知识性。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授,空洞的价值观说教就没有坚实的根基。但只有知识传授缺少价值观引导,也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实践原理,一方面把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性魅力;另一方面又要善于“转识成智”,画龙点睛地指明知识的价值,把传授的知识转化成“思想智慧”“人生智慧”“实践智慧”,实现知识性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的统一。
三是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重大任务,建设性是其根本。同时也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建设性就是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直面现实问题,给予深刻的理论分析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批判性就是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引导教育学生辩证地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和正确的政治判断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辩证地处理好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
四是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要向大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带领大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际的社会实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把科学的理论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信统一。
五是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严格落实统一性要求,又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在保证教学统一性要求达标的前提下,可以对每一章节教学重点难点案例讲授课件等做一些具有教师个性风格的调整,形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鲜明特色和个性。
六是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学”“有术”“有道”,才能发挥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讨论”“经典研读”“实践展示”“我与思政课”等各种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七是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灌输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本方法不动摇,同时又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启发式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以丰富的阅历和渊博学识通过生动的讲述去启发学生,而且还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讲述自我启发,这样才能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完美统一。
八是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办好人们满意教育,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就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育担负着主导性的显性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要开发利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隐性教育资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此外,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个人形象,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人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这一点,在政治、学术、生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质、特殊地位,具有自身必须要遵从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八个统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务必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守正创新,不断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