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线上心理支持活动体系探索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线上心理支持活动体系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转战线上,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工作形式受到了挑战。心理发展的基础是人际交往,很多心理健康类活动都是基于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够起作用,疫情隔开了现实层面上的人际交往,传统的团体辅导类活动、沙龙类活动和广场体验类活动都不再能够实施,急需创新工作的载体。第二,工作内容受到了挑战。疫情让更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受到了波及,除了传统的议题之外,还新增了隔离期间的情绪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对生命的思考、亲密关系的受阻、线上学习不适等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将传统的工作内容进行延展和扩充。第三,学生参与度受到了挑战。网络让信息的发布和传送变得更加便捷,但也更容易湮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局限于线上的活动更难保障学生的参与度。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尝试将被教育客体的大学生变为活动的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变教育的力量为促发的力量,更新工作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新鲜感,将四大工作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见表1)。

表1 “好久不见,心手相牵”系列活动体系

续 表

“好久不见,心手相牵”系列线上心理支持活动持续了三个月,获得了本校大学生广泛和热烈的关注,更多的心理委员参与进来,帮助班级同学链接活动资源,组织有着相同困扰和需求的同学抱团取暖,很多大学生因此而获益。某同学谈道:“我很感激陪我一起走过这一段隔离时光的朋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在我身边留言评论给我鼓励,又在我好起来的时候,给我肯定,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没有隔开我们,反而拉进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在参加完一次纾压探索沙龙之后,有同学在留言区写道:“一个人的时候会有些忧郁,跟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会变得活泼许多呢!这是一次很奇妙的心理探索,图片的选择、自己说的话真的可以调整内心的状态啊!”

当然,纯线上的活动还是有很多局限,例如网络的不稳定,表情动作的缺失,参与成员的不稳定,这些都会给活动带来影响,如何完善和提升,有待以后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