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结合新时期的背景,当社会文化趋向多样与多元时,势必会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价值观建立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当网络平台中充斥大量的不当言论与不良信息,可能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干扰,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变得更加强烈,只有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关于心理教育课程模式建构与整合的研究,教育工作者需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与功能。在规避网络平台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风险时,需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丰富与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1]即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对网络视听资源、传统书籍与文献等进行科学的融合。整合一切可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轻松、舒适、健康、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测试,进而对当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等进行分析与了解,摸索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师还可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化、立体化的视频课件、动画视频、图文课件等,并将其发送给学生进行反复的观看与学习,此外,教师还能偶尔以线上学习平台为依托,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跟踪和推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向学生系统化的传播与讲解知识,还可发现学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即通过师生间无障碍的交流与沟通,更和谐、自然化地推进与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如当教师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高频率地使用“无奈、不开心、苦闷”等关键词时,说明教育对象很可能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即学生无法积极地面对当下的困难,并展现出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教师要对此类现象有足够的敏感性,应对其进行及时、科学地引导,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与思路,如果处理不了,也要及时转介给更专业的助人机构。教师通过在教学全流程中对学生的关注、观察与关心,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产生严重心理疾病的风险。同时,教师在线下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风采与才能的机会,调动学生自身的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因此,教师要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技能,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将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传统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将网络话题与教学主题进行深度融合、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素材进行高效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多样化、多形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必将助力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