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两家的忧患意识

四、儒道两家的忧患意识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积极入世。儒家学者都抱有“以天下为己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忧患意识,认为自己对国家有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历代仁人志士更是关注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兵家更是将忧患意识视为人生常态,格言警句不胜枚举,其中出自《司马法·仁本》中的一句最为有名:“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即使是以“出世”闻名于世的道家学派,也有着浓厚的忧患意识。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这反映了道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思和清醒认识,它实际上是一种更深的忧患意识,是对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道家在人类文明发展早期就是三千年前人类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能够极具洞察力地看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是非常具有战略前瞻性眼光的。因此,道家学说也受到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学术思想界的普遍重视和借鉴。

儒、道两家的忧患意识各有关注的重点,儒家式的忧患意识关注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