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践教学主体平台

(一)虚拟实践教学主体平台

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而构成虚拟实践教学主体平台中的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虽然在理论上讲,任何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虚拟实践教学主体平台上的参与者,但是,基于虚拟实践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技术性,成为该平台中的主体,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与技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仅局限于一种关于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活动知识的传授与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播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并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他们得以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接班人。正因如此,作为“授业、解惑与传道”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与基本技能就尤为重要。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放的教学平台。如果某个教师政治素养不高,在该平台上传播错误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和价值观,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遴选具备较高政治素质的教师作为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上的教师。

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还要求教师拥有较强的网络知识与能力,熟悉网络信息流通的方式,具备建立、维护和改善网络系统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各种软硬件。教师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评估者。组织和管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实践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其具备上述能力。否则,其不能有效地开展虚拟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虚拟实践教学主体平台中不可或缺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虚拟实践教学活动平台本身就是为学生而搭建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准备的,因此,该教学平台中不能缺少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学生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也必须具备必要的能力和参与意识。毕竟,缺乏参与意识,学生就不会参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虚拟实践教学活动平台,就无法通过该教学活动来提升自身能力,领会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生还必须拥有利用计算机在虚拟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环境中进行虚拟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