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既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指明了其发展创新的新方向

(二)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既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指明了其发展创新的新方向

进入新时代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为主要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猛,促进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兴媒体日益融合,逐步形成了信息量大、互动性强、渠道多元的信息交互体系——全媒体。全媒体的深入发展,在信息获取的时间、空间、主体、效能四个维度,体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特性。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使得社会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必然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产生深刻影响。

1.全媒体的融合发展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1)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增强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全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及时、便利和多渠道使得教育主体的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宽、教育内容得到了海量信息源的补给,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大量可以信手拈来、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鲜活素材。思政课唯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信服;而精心挑选的鲜活素材,就是激起学生情感强烈共鸣的催化剂。(2)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全媒体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捷、互动、共享使信息的传递、知识的交流和沟通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教育环境逐步从课上延伸到了课下、从线下延展到了线上,教育方式从过去单向的灌输式传播转为双向的全程互动式传播。这种变化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和情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与互动性,达到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的。2020年伊始,一场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数千万高校学子返校的归途,但全媒体的融合发展,使我们得以通过各种平台和学习软件,正常建班教学;还未相识的师生,隔着屏幕对相关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是实体课堂难以想象的一幕,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

2.全媒体的融合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指明了未来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当全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时,高校思政课必须紧紧跟潮流,积极改革创新,方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主动开辟全媒体这个新战场、新领域,使之成为教学过程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贡献一己之力。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有网民数量9.4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9.32亿人,其中青年人是主要上网群体,学生网民占总数的25.4%,信息获取和交流已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行为模式。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探索者和传播者,甚至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加工者。所以,相较传统的思政课堂,全媒体时代的学生有着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多样性。如若高校思政课不主动出击,有效利用全媒体,开辟新媒体这块阵地和战场,势必会极大削弱自身的主导地位,在这场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中失去自己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