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问题教学方法运用[1]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问题教学方法运用 [1]

龚 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为完成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及其手段、方式和途径的总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学方法本身并不是思政课教学中的独立要素,它总是与思政课教学的其他要素紧密结合而形成并发生作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与其教学内容、目标、任务之间相互紧密联系,而且与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以及教学具体情境、过程特点等要素密不可分。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全国各高校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发展和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而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正是这一教学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和基本实现形式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把问题教学的基本方法理念与其他的思政课教学方法理念,如启发式、互动式、专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以问题教学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这对于思政课问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和开展,对于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问题教学方法。如果我们把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那么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就是一种问题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由这一教学指导思想与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相结合就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思政课问题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