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对科学理论的笃信笃行。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更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生命力。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把人民福祉、党的使命和国家前途贯通起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成为指引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思想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表现出了能够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产生时代效应的内在能力。对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持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全新宽广的视野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理论指导作用。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艰险和坎坷。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而这种信心、这种毅力则来自于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让这一放射着时代光芒的科学理论,照耀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前行的道路。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汇聚强大青春力量。
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新时代大学生要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正确道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