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齐家和顺

(五)齐家和顺

《朱子家训》有云:“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已浸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基因。名臣家训文化中“忠孝”“孝悌”思想随处可见。《太公家教》曾提到“事君尽忠,事父尽孝”“孝子不隐情于父,忠臣不隐情于君”“立身行道,始于事亲。孝无始终,不离其身”“孝是百行之本,故云其大者乎”等许多关于忠与孝的论述。家庭人伦关系主要包括父子、夫妇、兄弟这三种,协调好父子、夫妻、兄弟、婆媳、姑嫂、妯娌等之间的家族内部关系是家训文化本职。名臣家训在论及这三种关系时基本遵循儒家礼教标准,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名臣家训中关于家庭关系论说最详细的首推《颜氏家训》。此外,《颜氏家训》还对家庭中其他一些关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后母要善待继子、婆婆不可虐待儿媳等。这里面虽然有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比如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但是严慈教子、兄弟团结以及在婆媳、姑嫂和其他一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处理方面,还是可以给现代家庭建设提供不少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