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一)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人的生命,既是自然生命,又是社会生命,社会生命的前提是自然生命的存在,而在传统教育中,我们过多强调社会生命的价值,忽视了自然生命存在本身的固有意义,这也是部分学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一项重要原因,因此,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就显得极为重要。

生命意识教育即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厚生”的意识,《周易·系辞传》中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命是天地孕育的结果,天地之大德就在于生命的存在,万物有生机,世界才具有意义。现实的人的生命是父母所赐,《孝经》开篇便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生命理应小心保全,不能轻易损毁和放弃。这便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通过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的现实生命不是游戏中的角色,不可以重来,理解到生命的宝贵,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明白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健康的生命来之不易,从而敬畏生命。面对突发的疫情,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决策,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封闭管理后的各种生活不便,我们应该有大局观,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利用科学有效的防控手段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生命意识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还包括对他人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珍贵的,在这次疫情中不幸罹难的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怀有悲悯之心,为他人生命的逝去惋惜和悲痛,不会漠视每一个生命,才能在疫情防控中坚决做到约束自己,彻底隔离病毒,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