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指标体系是一个系统,它包含着多项内容,目前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还具有很多的争议。靳玉军、周琪等人对指标体系各方面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他们的书中,他们首先介绍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含义,它包括了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接着说明了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分别是一致性原则、可测性原则、互斥性原则和完备性原则。最后,他们对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步骤进行了说明。在设计步骤中,他们提出要先把目标细化,再设计表格和权重计算方法,编制和调试评估软件,最后是实施评估和指标体系完善。靳玉军等人将评估指标体系量化,并提出把评估内容设计成表格和计算权重,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评估结果。相比之下,郝文清所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则较为简单。他只是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分成若干子集,将每个目标细化到最小的指标,并且每个指标都有对应的权重,如此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更清晰的把握。他在书中也向我们展示了邹学荣、陈秉公两人所设计的评估指标体系模式。张慧欣、杜晶波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中对评估指标体系部分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应该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少而精、微分化和可比性几项原则。另外他们提出选择评估指标要处理好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一致性与排斥性相结合,可测性与可行性相统一,明确性与模糊性相统一几种关系,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评估指标。[11]通过以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尚未建成一个可普遍实施的评估指标体系。很多学者对此只是泛泛而谈,主要谈了内涵、原则等。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通过大量评估活动的实施后,从中找出可评估的共同目标,并将每个目标细化成多个指标,给指标分配权重,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评估过程编成程序,减少工作量,使评估活动更好更快地进行。但大量的评估活动是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很难找出可普遍实施的评估指标体系。这将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