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解释力和理论穿透力

二、在“经典阅读”中,引导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解释力和理论穿透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条目或纲领式的教条,更不是纯粹抽象、思辨的精神产物,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不倦的理论求索和实践体验,特别是通过对工人生活和斗争的考察和总结而来的,它具体地、历史地存在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有效的载体,而经典著作就是具体的、历史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载体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思想和贯穿于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阐发与归纳提升。[3]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里所说的一切社会的历史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生产力较以往水平略有提高,这时人们有了可以和其他人相交换的剩余产品,产生了最初的阶级,自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成为围绕生产斗争的历史,而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必然要引发阶级矛盾,使社会成为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如在反对封建制度、反对宗教方面、推动人类城市化进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产生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只是用一种剥削方式代替了另一种剥削而已,这种社会制度必然要呈现出不合理性及缺陷,它必然要走向灭亡,被一种崭新的、与它有着质的区别的高级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4]。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5]。无产者通过组织成为阶级,运用先进的武器,可以和资产阶级相抗衡,加之,资产阶级社会自身内在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现实事实出发,围绕阶级斗争的历史来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阐述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得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结论。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原著而不是别的什么其他材料来学习和研究基本原理,只有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才能真正领悟基本原理的真实内涵和深层意蕴。只有系统研读经典著作,充分挖掘和梳理经典作家的各种论述,才能再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本状态、更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