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而不忘危是忧患意识的核心内容
2025年09月10日
二、安而不忘危是忧患意识的核心内容
对于《周易》中的忧患意识,孔子在《易传》中发挥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人们对自己的处境和现状应常怀警惕之心,也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因此,君子即使身处太平安乐,仍然要未雨绸缪,下先手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应对未来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
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提出了为政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论语》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范仲淹也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数历史事实表明,增强忧患意识,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历史对居安思危的印证和反证不胜枚举:自大浮夸的夫差之于卧薪尝胆的勾践、追求奢华忘记初心的李自成,相反唐代魏徵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
忧患意识对中华民族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它推动着中华民族面临劫难能浴火重生,成为激发每一个中华子孙前进的文化动力之源。《孟子·梁惠王》中说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用非常精练的语言把忧患意识概括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