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何氏族谱》序

1133 宝安《何氏族谱》序

(原文)何为宝安著姓,先世南雄沙水人,宋崇宁中有讳宏者,为四会令,因摄宝邑,厥嗣中遂家邑城之北街,子孙世守儒业,敦尚文雅,仕而有声者,代不乏人。今十三世孙潜珍潜渊昆仲,夙肄诗书,素笃孝友。近修族谱成,翰林编修周君孟简已尝为之序,复征言于予。

按何出姬姓,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并,子孙以国为氏,散处江淮,而音讹以韩为何,不许为婚姻者。以此宝安之何。虽云系出南雄,焉知其不由江淮之派而分耶。兹谱则始于县令者,以县令世次不可得而详,则纪所可知者。盖将使后人由此嗣而纪之,传诸无穷,不惟有功于其族,而且有益于人心世道,岂浅鲜哉。

呜呼,爰自宗法不讲,赖有谱牒以联族属。隋唐以前于氏族尤重,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于是有谱图之官、谱系之学。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此前代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img贱有等威者也。img自五季丧乱以来,其书散轶不传,取士不问世家,婚姻不问阀阅,img岂不深可慨乎。何氏自县令以来,子孙蕃盛,卓为名宗。今潜珍昆仲汲汲焉以修谱为事,可谓知所重矣。它日谱系学兴,予知斯族必有征焉。其尚保之。

注释:①宝安——东莞在隋唐期间从宝安县独立为县,陈琏此处用东莞县的古名。②四会——广东县名,位于北江支流龙江、浈江、古津水、建水四水交会处,故名。③摄宝邑——摄,兼管政令,宝邑,即宝安县。④唐叔虞——百家姓典故与起源:祖先是唐叔虞之子良,食采于解,因于为氏,源于姬姓。⑤浅鲜(冼xiǎn)——浅薄短见之人。⑥呜呼——感叹声,可译为“唉”。⑦爰自——爰,放在句首,古文语助词,无义。自,自从。⑧家状——家谱。⑨秘阁——古代紫禁城藏秘籍之处。⑩以绳天下——古代匠人以绳取直,绳作动词用,解作规范。img常尊——法定的尊严。img等威——与不同等级人相处的尊严。img阀阅——世家门第。

(译文)何姓是东莞县的著名姓氏,先祖是南雄县沙水人,宋朝崇宁(1102年-1106年)年间,有名叫何宏的人,做四会县的县令,因为要兼管宝安县,他的后人,于是在县城的北街建了一个家,子孙后代以文墨为业,推崇文雅,显耀官场的,代代有人。如今十三代孙何潜珍何潜渊兄弟,早习诗文,谨遵孝道。近期族谱完成,翰林编修周孟简已经为他们作了序,又求我作序。

按何氏源出姬姓,唐叔虞的子孙韩王姬安,国土被秦国吞并,子孙以韩国为姓,分散在江淮地区,而读音讹韩为何,不许与姓何通婚。因此宝安县的何姓,虽说世系出于南雄呀,怎知道他们不是由江淮地区姓韩的分支过来啊。这本族谱开始于县令这个人,而县令的世系无法考证,唯有记录所能够知道的事情。就将使后人由此继续纪录它,流传于无穷,不但有功于他的宗族,而且有益于人心世道,岂会是浅薄的呢。

唉,自从不讲究宗法制度,有赖于族谱来联系宗族的关系。隋唐以前对于世家尤其注重,于官有簿册,家有族谱的系统,官府的选举必根据簿册,家庭的婚姻必根据谱系。于是就有管谱图的官员、谱系这一门学问。凡百官族姓有家谱的,官府为他核实,收藏在秘阁、供户部使用。这是前代的制度,以此来管治天下,使富贵的人经常有法定的尊严,贫贱的人有与不同等级人相处的尊严。自从五代战乱以来,这类簿册散失无踪,由此选取士人不问世家,婚姻不管是否功勋世家,这岂不是深为可慨叹吗。何氏自县令以来,子孙蕃盛,卓越发展成著名的宗族。如今何潜珍兄弟急切地,以修辑族谱为大事,可以说是知道它的重要呀。它日谱系学兴起,我知道这本族谱必然有参考价值,还望你们保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