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儒学募缘疏

1364 修理儒学募缘疏

(原文)学校之建,所以明人伦、而敦治本也。维滁之学肇建于宋,重建于元,迄今百余年,倾圮已甚。当天下文明之日,正儒风振作之时,兹欲兴修,必资众力,敬陈短疏,遍叩高门,愿发肯心共成盛事。

伏以滁阳乃圣朝兴王之地,学校实国家育才之关。眷兹庙学之尊崇,阅历岁年之久远,失于修葺,渐致摧颓。非诸生有震凌之忧,而谒者怀悚惕之意。苟非修建,曷称具瞻。

顾惟独力难成,必赖众家相助,况乡邦人士之好义,与文武缙绅之崇儒,img毛颖若然题名,img公输便当下手,img新庙奕奕,img期看礼乐之修明;贤才彬彬,img管取科名之盛大,img谨疏。img

注释:①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维——古文发语词,无义。肇建,最早建造。③倾圮己(匹pǐ粤音鄙)——倒塌。原文作“圯”,版本有误,据文义改正。④肯心——愿心,此处引申为善心。⑤伏——谦词,犹言“在下”。⑥眷兹——面对这个。⑦震凌——雷电袭击。⑧谒者——向孔子朝拜的人,悚(怂sǒng)惕,恐惧。⑨曷(何hé粤音喝)——怎样;称(秤chèng),配得上。具瞻,为众人所仰的建筑。⑩顾惟——顾,考虑到 惟,古文语助词,无义。img文武——文官武官;缙绅,详685篇之注③。崇儒,对儒学的崇拜,img毛颖——毛笔的代词,此处指善长仁翁带头题款,必有好义的人响应。img公输——是古代战国时楚国大夫鲁班子,古文公输记述的是鲁国大夫墨子出使楚国,用自己的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公输班)和楚国国王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其语言水平和用精巧为世人所共慕。选自《墨子·公输》。此处代指工匠。img奕奕——高大,盛美。img彬彬——外表朴实,又有才华。img科名——科举时代,以分科考试而进入官场。科名,即科举名称,又叫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img疏——(“疏”字读去声,时卧切),条陈。

(译文)学校的建造,由此能够明白人伦、而加强治国的根本呀。滁州的学校始建于宋朝,重建于元朝,距今百多年,倒塌严重。当天下文明之日,正是儒家风气振作之时,如今想重修,须靠众人力量,敬作短文,遍请大户人家,大发慈悲,共成善事。

在下在想滁阳那是圣朝兴起王业的地方,学校实在是国家培育人才的重地,面对这所庙学的崇高地位,经历年岁的久远,失于修葺,逐渐破败,非但学生有受雷雨袭击的忧虑,而瞻仰夫子的人亦怀着恐惧的意思。若不修建,怎配得上为众人所瞻仰的建筑?

考虑到独力难以成功,必须依赖众家相助,况且乡邦人士好义,以及文武缙绅的尊崇儒家,若善长仁翁效毛颖题名捐款,大师傅便当施工,新的庙学高大辉煌,可以看到礼乐的发扬光大,贤才济济,管教取得显赫的科举功名。谨以此文慎重地逐条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