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处士挽诗》序

1255 《丁处士挽诗》序

(原文)予闻蒙庄所谓绋讴斥苦,汉儒所谓随柩叙哀者,皆达斯情而已,后世哀挽之什,亦其遗意乎?

吾郡先辈丁公松确,以期颐之年,享康宁之福,资业殷裕,子孙众多,加以好善乐施,素有乡曲之誉,一旦以寿终于正寝,似无事乎哀,而又乡邑人士,莫不衋然伤悼,发而为诗,以寓乎情者,盖公为邑耆日,行高于时,义洽于乡,而德又足以淑其后。img逮捐馆舍,img音容仪矩,不可复得而即。img以故,人皆咨嗟伤悼,不容已于言者亦宜也。img

有若哀挽诸什,其诚得蒙庄、汉儒所谓之遗意欤。img窀穸有期,img适予居母夫人忧,img服阕,img将朝京师,竟不能预执绋之列。img公子守彝汇次哀挽之什,征言为序,因书此以弁其端。img

注释:①蒙庄——即庄子,他是蒙古人,故称蒙庄。他姓庄名周。绋讴斥苦——绋(拂fú ),拽住棺材不忍亲人离去的大麻绳,在棺材后头而非前头,挽留的意思。古礼,送葬必执绋,绋讴,挽歌。斥苦,尽情倾诉心中之痛。②随柩叙哀——跟着出殡的棺材后倾诉生离死别之情,通常以挽歌的形式表达。③什——《诗经》中:大雅小雅周颂,以十篇为一卷,故称为“什”。后人于是将诗文集也称为什。④期颐——古人以希望活到100岁作为目标,人到百岁,生活起居都要靠人照料,故称期颐。⑤乡曲——乡下,以其偏处一隅,故言乡曲。⑥正寝——古代诸侯理事之处为正寝,后世称人老死家中叫寿终正寝。⑦似无事乎哀——好像并无必要表现得如此悲痛。⑧衋(细xì粤音色)——悲伤。⑨盖——古文承上接下的连词。⑩行(杏xìng)——道德。img淑其后——感化后人。img逮——到了。捐馆舍,死亡的代词。人死了,自然把房产一切都抛下。img复得而即——再得与其亲近。img已于言——止于言,即沉默。img欤(余yú)——语气词,相当于“啊”。img窀(谆zhūn)穸(夕xī)——墓穴,此处解作下葬。img居母夫人忧——处在母丧之期。img服阕(缺quē)——守孝期满,孝服可以除下。img预——参加。img弁(便biàn)——古时一种礼帽,引申为放在前头。

(译文)我听说蒙古族的庄周所说的唱挽歌诉说心中悲苦,汉代大儒所说跟随灵柩表述哀悼心情的,都是为了表达送丧悲情而已,后世哀挽的诗篇,亦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意思吧?我郡先辈丁松确,以百岁之年,享健康安宁的福气,资产家业殷实富裕,子孙众多,加以他好善乐施,在乡下里一向名望高,一旦老死家中,似乎无须过于哀伤,但家乡的人士,无不沉痛哀悼,写成诗,以此作为寄托哀思,那是因为丁公是一乡长者,德望盖世,仁义遍及乡里,而德行又足感化后人。他撒手西去,音容风范,再也无法亲近,就因为这样,人都叹息伤悼,不容沉默也是应该的。

比如哀挽的那些诗,它实在得到周庄、汉儒们所谓的遗意啊。埋葬有日期,适逢我的母亲丧服期满,即将朝拜京师,竟不能参预执绋的行列。丁守彝公子汇编哀挽的诗,请求我作序言,因此写了这篇放在诗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