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散郎秋晓赵公墓表①
(原文)古之君子仕于中朝,显于当世,及其殁也,学行勋阀纪于太史,虽无铭志,足垂弗朽。苟生也有闻,殁也无纪,则声光澌尽,②孝子慈孙,乌得不致谨于墓道之文乎?吾邑秋晓赵公,学行勋阀甚著,而史氏之纪、墓门之文缺焉。今诸孙颕等以洪熙元年十月修其茔域,③既成,乃不远万里致前乡贡进士陈纪景元所为状,征文表于墓。
予生也后,夙慕公为人,义不可辞。按状,公讳必,字玉渊,号秋晓,姓赵氏,系出宋濮安懿王,④高祖不罔,以少保观察福建,⑤曾祖善企,武节大夫、南宗正司检察,⑥主管台州崇道观,⑦祖汝拾,⑧广东盐干,父崇酬,修职郎、南安军司户参军,⑨司户侍盐干于广,遂家东莞之栅口。咸淳乙丑,⑩公侍司户,同试南宫,
父子俱擢高第,人以为荣,公释褐,
授从事郎、
肇庆府高要县簿尉,卓有能声,太守檄摄四会令邑,
有二人忿争,各自残互诉于官前,令毛举细微,
根株相连,摇动一乡,公至曰:“彼皆轻生,岂可波及良善,以长狼俗乎?”斥二家各收瘗,
乡人德之,建祠祝其寿。后升秩文林郎、
南安军南康县丞,
寻弃官归养。邑大夫政有未达,尝诣门虚己咨访,公为陈利害,洞中肯綮,
多所裨益,人受其惠。
岁丙子,邑人熊飞以勤王溃归,附奉主率命自循惠下招辑东广,
而梁雄飞亦以招安兵自大庾下,先入城,飞与梁构兵弗解。
公时闲居,因语飞曰:“闻王师驻海上,欲遣赵溍、方兴制置安抚东广,莫若用宋号通二使,尊宋主,然后举兵入城,事成则可靖一方,不成亦足垂不朽。”飞深然之,即日署宋旗号举兵向城,梁远遁,遂迎赵方二使入广,复欲尽括乡邑赀财,以充军费,人情洶洶,公请于飞,愿以家资三千緍、
米五百石赡军,乞宽邑人之力,飞从之,就以公主其事,公为第物力高下而均其输,乡邑赖以不扰。
时丞相文天祥开督府于惠州,辟为朝散郎、佥书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丞相弟文璧为行朝总领,亦屯惠州,尤敬爱公,每事必咨焉。更代无复仕进意,虽以故官例授将仕郎、象州儒学教授,竟不赴,退隐邑之温塘。
至元甲午冬十二月初七以寿终,大德丁酉冬十二月丙申,
祔葬黄村之先茔。
娶肇庆陆氏、增城王氏,皆先公卒。四子:良麟、良骥、良骏、良豹,二女:张宝大、陈师善皆其婿也。有《夏瓿集》四卷传于世。
公容止甚都,才器俊迈,家虽赢于资,
好交名胜士,及喜周人之急,所历郡邑有循良风,
而官止一监州,中遭世变,弃官归养,不复与功名会,此在人不能无少难者,而处之裕如,非有道者乎?初飞与梁构兵,所在巨室怖死不暇,乃能捐家资以纤邑人之难,复以大义语中飞,飞竟死王事,而祥兴驻于浅湾,
得延一二年者,公有力焉。视古之排难解纷,而全高节者奚异。以故名重当时,庆延后裔,岂偶然哉。
予素乐道人善,为天下后世劝。因颖等之请,遂摭其实,表诸墓道,非惟俾公后人知所自,将以风乎世之人士也。
注释:①朝散郎——是文散官名。初置于隋文帝,隶属吏部,八郎位第四,至隋炀帝时废除。唐代再置朝散郎一职,属于文官第二十阶,从七品上,宋初同唐代。②声光澌尽——声光,声名与影响力;澌(斯sī)尽,消失。③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年号。④宋濮安懿王——赵允让,字益之,恭靖商王元份第三子。生于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九月初九日,天资宽厚,内宽外庄,喜愠不见于色。初赠中书太尉,封汝南郡王、常知太守。于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十一月初九日薨,享年六十五岁。追封濮王,谥安懿。⑤少保——太子师有三: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⑥武节大夫——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以第二十七阶武功大夫,以代旧官皇城使。南宗正司,在宋初,宗室可以居住外地,后来为了控制外地宗室,设立了南宗正司等机构,令这些关系较为疏远的宗室集中居住于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等地,后来又集中南迁,便于控制。⑦台州——在今浙江临海县,因境内有天台山得名。⑧赵汝拾——宋太宗八世孙,世居福建,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0),赵汝拾因官离闽赴粤,以官为家,是为入粤始祖。今赵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⑨南安军——南安军,宋朝设立行政区划名,元朝称路,明朝称府,在江西。司户参军,州官手下属员,管户籍。⑩咸淳乙丑——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南宫——礼部会试。乡试中的举人次年春进京在礼部会试,合格的为贡士。取得贡士资格等于获得参加殿试(又叫廷试)的入门券。
释褐——除下平民茶褐色衣服(表示穿上官服进入官场)。褐(何hé粤音渴)板粟色,此处指平民。
从事郎——官名。郎官的一种。即省中之郎,为帝王近侍官。战国始设,汉代沿置,秩为比六百石,属光禄勋(秦及汉初为郎中令)。习称中郎。
四会——广东县名,地处东古津水、南浈江、西建水、北龙江四水所会而得名。
令毛举细微——让他们详细讲出全过程的细节。
收瘗(意yì)——收尸埋葬。
文林郎——开皇六年(586)设置,当时是从九品上。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时废。唐武德七年(624)又置为从九品上的文散官。宋初为四十二阶这第三十五阶,直到宋元丰改制时又废除。金、元时皆用为文散官名称,金为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明、清时都用来授正七品文官。
南康——江西县名。
洞中肯綮(庆qìng)——说中关键处。肯綮,筋骨结合之处。
岁丙子——南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三年后南宋灭亡。
附奉主率命——借口遵从主帅命令;自循惠下,路线由循州惠州南下;招辑东广,收编广东的地方武装。东广,广信府(梧州)以东称广东(即东广)。
构兵弗解——交战不断。
緍(民mín)——一串铜钱(1000个),广州口语叫“一蚊”。緍与“缗”通。
行朝——犹行在。犹流动的朝廷。
至元甲午——至元三十一年(1294)。大德丁酉——大德元年(1297)。
袝(付fù)葬——合葬。
覆瓿集——赵必
,字玉渊,号秋晓,商王元份九世孙,家东莞。据《南粤赵氏族谱》记载,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宋太宗后裔赵汝拾从福建到广东五华任职;其子赵崇酬与长子赵必
迁居东莞莞城西郊栅口。
甚都——甚美。
赢(盈yíng)——满,余。
循良——遵纪守法。
祥兴——南宋最后一个帝王赵昺年号,1278-1279年。
摭(直zhí粤音脊,莞音这)——挑选。
(译文)古时候的君子出来做官,扬名当世,到他死时,学问德行功勋由太史官记载,虽然没有墓志,足以永垂不朽。假如生时有名,死后无纪录,那么声名光彩渐渐消磨殆尽,孝子贤孙,怎可以不去重视墓碑的文辞呢?我县的秋晓赵公,学问德行功勋很有名,而太史官的纪录、墓碑的文辞缺乏。如今本家的孙子赵颖等人在洪熙元年(1425)十月修整他的墓地,已经完成,不远万里送来前乡贡进士陈纪(字景元)所写的履历,征求文辞发表于墓碑。
我是晚辈,向来仰慕赵公的为人,义不可辞。按履历,赵公名叫必,字玉渊,号秋晓,姓赵,是出自宋朝濮安懿王高祖赵不罔,以少保的身份观察福建,曾祖父赵善企,是武节大夫、南宗正司的检察,主管台州的崇道观,祖父赵汝拾,是广东的盐干,父亲赵崇酬是修职郎、南安军司户参军,赵崇酬侍奉赵汝拾当盐干于广东,于是置家在东莞的栅口。咸淳乙丑(1265)年,赵公侍候赵崇酬,一同会试,父子都高居前列,人们认为是荣幸的事。赵公进入官场,被授予从事郎、任肇庆府高要县的主簿和县尉,办事很有能力,太守下公文令他暂兼四会县的政事。有二人纷争,各自残互相投诉于官府前,让他们列举细致,根株相连,摇动一乡,赵公来到说:“他们都是轻生自残,岂可以波及良善,以助长坏风俗呢?”申斥两家收尸埋葬,乡人感激他的德行,建造生祠祝他长寿。后来升级为文林郎、万安军南康县的县丞,不久弃官归乡休养。县令的政事有未通的,常进门拜见,谦虚地问计,赵公陈述利害,说中要害,多所裨益,人们都受他的恩惠。
丙子(1276)年,县人熊飞因起兵勤王,溃败归来,借口遵主命令沿着惠州而下东莞,而梁雄飞亦以招安兵自大庾岭南下,先入莞城,熊飞和梁雄飞交战不解。赵公当时闲居,因此对熊飞说:“听说王师驻扎在海上,想派遣赵谱、方兴来安置抚慰东莞,不如使用宋朝旗号,暗中联络两位使者拥护宋主,然后举兵入城,事成则可安靖一方,不成亦足以永垂不朽。”熊飞完全赞同,即日打起宋军旗号举兵杀向莞城,梁雄飞逃往远处,于是迎接赵谱、方兴两位使者进入东莞。官军又想尽数搜括乡县的财物,以充实军费,人心大乱,赵公请求熊飞,愿以家里的资产三千贯、米五百担来养军队,乞求宽免县人的物力,熊飞听从他,就以赵公主持这件事,赵公以各家的物力高低而分派钱粮的输送,乡县因此不受惊扰。
当时文天祥丞相在惠州开设都督府,征召赵必作朝散郎、佥书惠州军事判官,兼知录事,丞相的弟弟文璧作流动朝廷的总领,亦在惠州屯兵,尤其敬爱赵公,每件事必然咨询他的意见。任期满后已无仕途进取的意思,虽然以旧官条例授予将仕郎(文官最低一级)、广西象州县儒学教授,竟推辞不去赴任,退隐回到县里的温塘乡。
至元甲午(1294)年冬十二月初七老死,大德丁酉(1297)年冬十二月,附葬在篁村祖先的墓地。娶肇庆陆氏、增城王氏,都比赵公先死。四个儿子:良麟、良骥、良骏、良豹,两个女儿:张宝大、陈师善都是他的女婿呀,有《覆瓿集》四卷传于世。
赵公的容貌举止很美,才能高超,家庭虽然资产有余,喜欢结交著名的才识过人的人士,以及周济别人的危急,所任职过的郡县有奉公守法的作风,而做官只做得一个监察州县,中途遭遇改朝换代,弃官归养,不再与功名沾上边,这对于人难免尴尬,而他能够处之从容自如,难道不是有道德的人吗?当初熊飞和梁雄飞交战,所在大户人家怕死还来不及,他能够捐献家产来缓解县人的灾难,又以大节打动熊飞,熊飞终于死于王事,而卫王驻扎在浅湾,得以延续一二年国祚,赵公在这方面是有功的啊。他比起古时候的排忧解难,而能够保全大节的人有什么差别?所以名重于当时,庆泽延续给后裔,岂是偶然的呢。
我向来乐于说人的善举,作为对天下后世的劝说。因赵颖等人的请求,于是拣他的事实,展示在墓碑,并非只让赵公的后人知道来源,将以此作为世上人士的奉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