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处士墓志铭

1440 陈处士墓志铭

(原文)处士讳孔麟,姓陈氏,生故元至正辛丑十月初八日,卒于今永乐庚辰四月初二日。初权殡浅土,娶文氏孺人,先殁,继梁氏,宣德二年正月十九日终,次年正月,与公合葬聚龙山北之原。其孤秉恭,以邑士翟亮所为状来请铭。

按状,公之先南雄人,宋季始迁东莞之大宁,后迁北栅。五世祖学宾生巡检衍,衍生郡教授天与,是其大父也。教授生宗泰府君,是其父也。府君学行卓然,而富才识,有乡曲之誉。元季,广东行省辟为官富巡检,不赴。时岭海扰攘,一时雄据乡里者,素闻公名,以书招之,则逊辞以谢,挈家潜避邻境,服贾自给,竟脱于难。

洪武戊申,王师平定岭海,始归故居,经理田园,产业复盛,人谓公有全身远害之明。娶邓氏安人,生公兄弟三人:长德麟、公则季子也,公在髫龄举止异常儿,及长,从乡先生许伯由学,涉猎书史,识见益高,理家治生举有法,故能化奇为赢,资日益裕,孝友之行,img人无闲言,复能推其余以周人急,人感其惠。二兄早世无子,抚其孤女,过于己生,后皆择婿备礼嫁之,人服其义。配梁孺人,相家甚宜,闺门雍睦,img子男四:秉恭、秉宽、秉敏、梁氏出;秉信,侧室杨氏出。孙男四人:铉、锭、鑑、鋋,孙女九。

秉恭兄弟痛公行义弗昭,惓惓然以墓石之文为请。夫墓有志,所以著人平昔之善,以称孝子之心,苟有善行志而铭之,礼也。若公家世,与其行事,是予所知者,既述而志之,复系以铭,铭曰:

源之深,流必长。善之积,后必昌。

卜其藏,img地允臧。img铭于幽,永不忘。

注释:①孺人——妻的通称。②邑士——本县秀才。③北栅(乍zhà粤音册、闸)——在虎门地区。④府君——通常对已故尊者的敬称。⑤官富巡检——(明朝之前的南京,是在九龙城一带设立盐场)自明朝始行卫所制,在广东省共设十五卫,下辖一千余千户所,并在香港境内建立官富巡检司,位置也正是九龙城一带的位置,驻守在官富寨。⑥挈(切qiè粤音揭)——携带。⑦服贾(古gǔ)——做生意。⑧洪武戊申——洪武元年(1368)。 ⑨9髫(条tiáo)龄——古人在行冠礼(20岁)之前,头发下垂,到成年才梳上顶。髫龄指少年。⑩乡先生——退休官员在家乡享有盛誉的人。img孝友——对父母好叫孝,对兄弟好叫友。img雍睦——和睦。img卜其藏(葬zàng)——选好墓地。img地允臧(赃zāng)——地方实在吉祥。

(译文)陈处士名叫孔麟,生于前元朝至正辛丑(1361)年十月初八日,逝世于如今永乐庚辰(1400)年四月初二日。当初暂时埋葬在浅土。娶文氏孺人,先死,娶继室梁氏,宣德二年(1427)正月十九日死,第二年正月,与陈公合葬聚龙山北的高地上。他的孤儿陈秉恭,拿本县秀才翟亮所写的履历来请求铭文。

按履历,陈公的祖先是南雄人,宋朝末年开始迁往东莞的大宁,后来迁往北栅,五世祖陈学宾生巡检陈衍,陈衍生郡教授陈天与,陈天与是他的祖父呀。教授生宗泰府君,府君是他父亲呀。府君的学问品行非凡,而很有见识,在当地很有名望。元朝末年,广东行省征招他作官富巡检,不去上任。当时南粤骚乱,一时雄据乡里的人,向来听闻陈公的名声,用书信招募他,就以谦逊的辞语来谢绝,携带家人暗中逃避到邻近境地,经商来自给,最后避免这场灾难。

洪武戊申(1368)年,王师平定岭海,才回归故里,经理田园,产业又兴盛,人说陈宗泰有保命避祸的先见之明。娶邓氏安人,生下陈公兄弟三人:长子陈德麟、陈公就是小儿子呀,陈公幼年时候的举止异于平常的孩子,到长大,跟乡先生许伯由学习,浏览书史,见识更加高明,治理家庭经营生计都有方法,所以能够逢凶化吉,资产日渐富裕,孝顺友爱的行为,人无闲言,又能够拿出余下部分用以周济别人的急需,人们感激他的恩惠。二哥早死无子,抚育他的孤女,胜过他自己的生的,后来都为她们选择夫婿办理嫁妆嫁出去,人们都佩服他的仁义。后娶梁孺人,管理家务很相宜,闺门和睦,儿子四个:秉恭、秉宽、秉敏、梁氏出;秉信,侧室杨氏出。男孙四人:铉、锭、鑑、鋋,孙女九人。

陈秉恭兄弟痛惜陈公行义不昭示,念念不忘以墓石的铭文作为请求。墓碑有志,是著述那人平日的善行,用以安慰孝子的心如果有善行刻在碑上,那是礼仪呀,如陈公家世,和他的为人,是我所知的,既记录,又加上铭,铭说:

世系源头深远,后代支派流长。前人广积阴德,儿孙百世其昌。

选定龙山福地,风水八方吉祥。碑显陈公美德,子子孙孙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