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深趣诗》序

1189 《湖山深趣诗》序

(原文)余尝读欧阳文忠公《有美堂记》,而知湖山之胜,甲于钱塘旧矣。永乐丁酉秋,叨校文浙藩,既竣事,藩宪诸公相邀游西湖,徒以觞咏为适,未暇穷幽极蔓为惬。翌日,大参易公复相邀游三竺,上南北高峰,始得以纵大观。俯视湖光,一碧千顷,兰桨桂楫往来于烟波中,梵刹仙宫缥缈云霞之上,所谓苏堤、六桥、孤山、葛岭,皆历历可数,湖上诸山,苍翠如画,名虽不齐于五岳,而神秀所钟,有雄丽绝特之观。

矧钱塘人职方以来,承平日久,人民殷富,城府华丽,湖山映带,楼台上下望之犹锦绣,然历览之余,神清意惬,诚足以偿平日之愿。别来数载,其胜概犹耿耿在心目间。况生于斯、长于斯、熟游于斯,一旦宦游数千里外,宁不眷眷于怀乎。

吏部考功主事毕君文英,世家钱塘,盖钟湖山之秀、而深得其趣者。永乐中由进士擢今官,久违桑梓,梦寐湖山,于是命善画者为《湖山深趣图》,缙绅先生从而歌咏之,img不惟能发其趣,复能写景物,以昭太平之盛。昔文忠公所谓兼有山水之美,以资富贵之娱者,殆复见于今日矣。

君方妙龄,职居郎署,img声名昭著,所至未可量。它日予告归省,img称觞之暇,img重得嬉游于六桥三竺之间,作为歌诗,img以发其趣,岂不为湖山出色耶。君间出诸公佳什一卷,img属予序,img因以平昔所见闻者,以弁其端。img

注释:①《有美堂记》——宋仁宗嘉佑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也就是吏部的郎中梅清慎先生到钱塘(杭州)去任职。那时由于皇上很爱惜这位人材,在临行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赠送给他。梅清慎先生到了杭州以后,在吴山上盖了一座有美堂,并把皇上赠诗的前两句中的“有美堂”三个字作为堂名,做了一块匾,设法给钱塘的市民带来荣耀。梅先生非常喜欢这个“有美堂”,虽然现在已经调离钱塘,但是还是不能忘怀这“有美堂”,今年从金陵(南京)派人来到京城,叫我给有美堂写一篇序文。派来的人前五、六次都被我推辞了,但梅先生还不怕失败,又派人来求我欧阳修写序,所以欧阳修就写了下面这段文字。②叨(滔tāo)——承受。校文,判断试卷之优劣。③藩宪诸公——指三司领导人,即布政使、按察使及都指挥使,一个行省中政、法、军诸位大人。④大参——对参政(官名)的敬称。参政是布政司的助手。三竺,浙江杭州灵隐山飞来峰东南的天竺山,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座寺院,合称“三天竺”,简称“三竺”。 ⑤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入职方,归入版图。职方,官名,掌天下版图及四方职贡。此处特指版图一义。⑥宦游——出门为官,经历所及。⑦宁不——难道不是。眷眷于怀,时刻记在心上。⑧考功主事——吏部下置考功司,掌官吏考核政绩升降等事。⑨盖——承接上文,表示中述理由或原因。⑩桑梓——古人在住宅前后种植桑树梓树,后来以桑梓作为故乡的代词。img缙绅——见685篇注③。img郎署——明朝指六部。杭州人的毕文英是吏部考功司主事。img予告——古代年俸二千石以上的有功官员有予告、赐告的待遇,准于休假称予告。img称觞——祝寿。img歌诗——指宋词。img间——最近。佳什,《诗经》中大雅、小雅、周颂以十篇为一卷,后因称诗集为“什”。佳什,美称众人之作。img属——同“嘱”,吩咐。img弁(变biàn)——古代一种帽子,此处作动词用,解作放在前面的意思。

(译文)我曾经阅读欧阳修的《有美堂记》,而知道西湖的湖山胜景,甲于钱塘那是早有定论了。永乐丁酉(1417年)年秋天,因在浙江贡院选拔文才,完成使命,地方大员诸公邀请我游西湖,只是以饮酒赋诗来取乐,没有时间尽情寻幽探秘。第二天,大参政易公又邀请我去游三竺寺,上到南北的高峰,才得以一览全景。俯视湖光,碧波千顷,花艇画船来往于烟波浩淼之中,梵刹仙宫掩映在缥缈的云霞之上,所谓苏堤、六桥、孤山、葛岭,都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湖上的几座山,青翠如画,名声虽然不及五岳,但钟灵毓秀,有雄伟瑰丽的奇观。

况且钱塘进入圣朝管理以来,太平日久,人民殷富,城府华丽,湖光山色映衬,楼台上下观望景色好像锦绣一般,但游遍之后,心旷神怡,真是大遂平生所愿。别后几年,它的美景还记忆犹新。何况是土生土长、对此了如指掌的人,一旦领皇命数千里外,难道会不眷恋在心吗。

吏部考功主事毕文英,世代家居钱塘,而得湖山灵秀、又深刻体会它的乐趣的人。永乐年间由进士提升至如今的职位,离开家乡很久,睡梦中也见到湖山,于是请善于画画的人画成一幅《湖山深趣图》,士大夫先生们因此而歌咏它,不但能够说出它的乐趣,又能够描写景物,以昭示太平的兴盛。昔日欧阳修所说兼有山水的风光,以助富贵娱乐的人,大概又见于今日了。

毕君风华正茂,在六部中供职,声名显著,所达到的境界不可限量。它日毕君向皇上告老回归,向高堂举杯祝酒之余,重新得到嬉游于六桥三竺之间,写成诗词,以点明它的乐趣,岂不是为湖山增添色彩吗。毕君乘便拿出士大夫们的诗作一本,嘱咐我作序言,因此以平昔所见所闻的事,写在它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