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江《何氏族谱》序
(原文)盱江何公文渊由名进士拜湖广道监察御史,①以才猷陪廷论,以节概持风纪,以文学饰宪度,②由是简在帝心,③有声朝著。④今年春,巡历四川,间出所修族谱一编,⑤属余为序。
按何氏系出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之后,⑥自是以来,代有显者,在汉则有义方太守之公清君。⑦公司空之勋业,负万夫之望者,非晋之次道乎。⑧传五世,尚书者,非宋之彦德乎。⑨若仲言之能诗、⑩敬叔之善政,则显于梁朝。
点之隐操,
蕃之孝行,则闻于唐世。至于赵宋,以三凤见称者,何文镇兄弟也;
以三桂名堂者,
造之子孙也。何氏代有闻人,诚未易谱,而盱江之何,则始于安远公坦之。
公,在宋元丰间尝为广南提刑,才名与曾文定文昭相埒,逮卒,同祀学宫十贤堂,其见重当时者如此,是宜宗支绵延蕃硕,致有今日也。
苟非有谱牒以明世次,则历世愈远,后人奚由以知世德之盛乎。呜呼,爰自宗法不讲,
谱牒遂兴,自六朝至李唐,有谱牒谱之局,尝设官司之,五季谱牒废,
官无定籍,至宋士大夫家各自为谱,若庐陵欧阳氏、南丰曾氏、眉山苏氏之谱是也。
虽列图析派不同,而同归于明世次,世次明则昭穆截然不可得而紊,
观之者孝悌之心岂不油然而生乎。
此谱牒之作所以为不可后也。斯谱图例盖有得三家之遗意,先世勋德之盛,派系之明,于是焉足征。世之能有是者几人哉。为公子孙尤当迪礼蹈义,种学积文,
擢科登仕,以振耀于前闻人,庶无负今日修谱之意,
其尚朂诸。
注释:①盱(虚xū)江——镇名。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原称城关镇,因其重名很多,于1983年以其地盱江岸畔改称盱江镇。湖广,湖南湖北称湖广道。监察御史,即佥都御史,都察院派往全国十三个监察地方政府政令执行情况的法官。②以文学饰宪度——施政是一门学问,故未做官先学制锦,此句意译为:以文采来展现施政匠心 ③由是简在帝心——简,古时无纸,以简记事,简,此处解作记。④朝著——朝中名臣。⑤间——最近。⑥韩王安——《姓纂》上说:“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其国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何氏的得姓,是十分偶然的——何姓,本来是被周成王封在韩国的唐叔虞的后代,传到韩安的时候,被秦国所灭,于是子孙纷纷离开河南的老家而分散于各地,跑到长江和淮河流域一带的人,由于当地“韩”和“何”的发音十分接近,大家怀着亡国之痛也就将错就错,以何为姓。⑦义方太守——何远,字义方,东海郯城人。提升为武昌太守。何远原本豪爽洒脱,不受世俗礼法约束,崇尚为人轻生重义,急人之难的品质。到此时才改变平素志行开始做官,断绝了以前的交往,别人赠送的东西一点都不接受。⑧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何次道,在东晋官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在晋康帝和晋穆帝时辅政。⑨宋——指南朝之宋(420-479)。何彦德,(420-?)何尚之,字彦德,庐江县(今属安徽霍山)人。父亲叔度官至尚书,授金紫光禄大夫(朝廷对建立功勋者的最高褒赠)。尚之少年有轻薄不驯之名,长大后,改过归正,衷心佛道,反以操行之士而著称。官任吏部侍郎(吏部副官)时,尚之告休省亲,送行者倾朝而出,多达数百。父亲闻后笑著对他说:“此是送吏部郎耳,非关何彦德也。”(见《南史》卷三)尚之后来官至尚书令、中书令(总揽一切政务,相当于宰相),虽身居权要,却一直立身简约,以操行辅佐君王,深受宋文帝、孝武皇帝的赏识。⑩何仲言——诗人,作诗经营匠心,惟取神会。生于骈丽之时,摆脱堆砌之习;清机自引,天怀独流,状景必幽,吐情能尽。
何敬叔——南齐东海郯人,为余杭令。性情廉,不受礼仪,夏节至,忽榜门受饷,数日得米二千余斛,悉以代贫输税。
梁朝——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点之隐操——何点,庐江
人也,少不仕。隐居东离门卞望之墓侧。性率到,鲜狎人物。建元中,褚渊、王俭为宰相,点谓人曰:“我作《齐书》已竟,赞云:‘渊既世族,俭亦国华。不赖舅氏,遑恤外家。’欲俭候之,知不可见,乃止。
三凤——说的是:何氏得姓之后,第五十代的何棠(又名何集)、何栗、何榘兄弟三人,在北宋政和年间同中进士,被时人称为“何家三凤”,后人又称其为“三凤流芳”。
三桂堂——宋·何造子和他孙子何修辅、曾孙何格非三代中进士登第,家中建有“三桂堂”。日时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指东汉·何休,字邵公,任城樊地人,太傅陈蕃征他参政,陈蕃与外戚窦武谋划杀宦官,事泄而入狱被害,何休也因此遭党锢之祸。后历官司徒、议郎、谏议大夫。钻研今文诸经,用十七年时间著成《春秋公羊解诂》,为《公羊传》制定“义例”,系统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成为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另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粱废疾》等。
广南——路名,即唐岭南道。宋分置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包括今广东广西两区。提刑,官名。宋淳化二年置,全称提点刑狱官,掌察所辖狱讼及举刺官吏。明清置提刑按察使,掌管一省司法。
呜呼——感叹声。
爰自——爰(援yuán),用于句首,古文语助词,无义。自,自从。
五季——唐宋之间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欧阳氏、曾氏、苏氏——欧阳修、曾巩、苏东坡三家所修之族谱被认为是范本。三人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昭穆——详见1116篇注③。㉒孝悌(替t粤音弟)——对父母好为孝,对兄长好为悌。
种学织文——将进修文学比作耕耘,工夫到了,自然有收获,将著书立说比作织布,心思用到自有成绩。可意译为:用功文墨。
庶——大概。
其尚勖诸——其,代词,指上文之何氏子孙;尚,希望;朂同勖(旭xù),勉励,努力。诸,用法同“之”,语尾词,无义。串译为:希望你们努力吧。
(译文)广昌县盱江的何文渊由名进士被授予湖广道的监察御史,以才能谋略参与朝廷大计,以操守和气概维护法律尊严,以文学才华来贯彻国法,由此而记在皇帝的心上,而蜚声于朝廷名臣。今年春天,巡视四川,曾经出示他所修族谱一本,嘱咐我为它作序言。按何氏是出于周成王弟唐叔虞子孙韩王安的后裔,自那时以来,每代都有名人,在汉朝就有被称为义方太守的清廉的君子;何公司空的功勋业绩,背负着万人期望的人,不就是晋朝的何次道吗;传了五代,不是南朝之宋(420-479)的何彦德吗;像何仲言的能够作诗、何敬叔的善于政事,他们扬名在梁朝。何点的恬退的操守,何蕃的孝顺品行驰誉于唐代;至于赵姓的宋朝,以三凤得到称赞的人,是何文镇兄弟呀。以三桂堂作为堂名的人,是何造的子孙呀,何氏每代都有名人,实在不容易谱写,而盱江的何姓那是开始于安远公,坦之。
公在宋朝元丰年间(公元1087)曾经做广南提刑官,才名与曾文定、文昭相等,到死后,一同配享学宫十贤堂,他被时代尊崇到这样的地步,该他的宗支绵延蕃盛,才致有今日呀。如果不是有族谱来辨明世系的排次,那么世系越远,后人怎能由此而知道先世的才德兴盛呢。唉,自从不讲究宗法制度,族谱于是兴起,自六朝至唐朝,有谱牒的专局,曾经设立官员去管理,五代时谱牒废除,官府没有一定的户籍,到宋朝时士大夫各自作族谱,好如庐陵的欧阳修、南丰的曾巩、眉山的苏东坡的族谱就是了,虽然列图分析派系的方法不同,但终归阐明世系的排次,世系排次的明白那么父子兄弟的关系就不会乱,看族谱的人,孝顺友爱的心情岂不是油然而生吗。这就是族谱的修辑所以不能等候呀。
这本图表例子是有得到欧、曾、苏三家的经验,先世功勋道德的兴盛、派系的明晰,在这里有足够的依据,世间能够这样做的有几个人呢。作为何氏子孙尤其应当谨遵礼义,用功文墨,从科举进入官场,以此发扬光大前人的优良传统,大概不会辜负今日修辑族谱的本意,希望你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