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太仆寺卿翁公文

1509 祭太仆寺卿翁公文

(原文)维永乐四年岁次丙戌十一月丁亥越十八日甲辰,直隶滁州知州陈琏等,以牲醴庶馐之仪,致祭于故中大夫、太仆寺卿翁公之灵。

惟灵世家寿春,夙蕴奇器。早奋戎马之间,克存义勇之气。

为国家之爪牙,恒秉心而弗贰。逮乎耳顺之年,重膺太仆之寄。

藉两朝之宠光,乃克顺于终始。民感德而弗忘,蔼颂声而腾沸。

历四考之勋名,喜五福而全备。繄汉家之夏侯,可媲美而无愧。

以寿考而令终,非常人之可冀。跽陈词而致奠,写哀悰而莫既。

呜呼哀哉尚飨。

注释:①牲醴(礼1ǐ)——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醴,甜酒。庶馐,各种熟食祭品。②惟——古文发语词,无义。灵指翁公的魂魄。寿春,即今安徽寿县。③耳顺之年——《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疏》:“顺,不逆也(能虚心接受)。耳闻其言即知其微旨(关键的意思)而不逆也。”④重膺——非比寻常地得到(说明这职位之重要);太仆,又称太仆寺,九卿之一,掌舆马及牧畜之事。⑤四考——一考三年,四考任期十二年。⑥五福——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⑦繄(医yī)——古文语助词,无义。夏侯,夏侯湛(243?-291?),字孝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祖父夏侯威,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第四子,官至兖州刺史。⑧寿考——年高长寿;令终,好死。⑨跽(忌jì)——跪地而挺直上身。古人席地而坐,并非盘腿,而是两膝着地股贴后脚跟,如股不贴后脚跟则叫跪。⑩写哀悰(从có ng)——表达悲痛的心情。悰,原义是欢乐,但前有一哀字则作心情解。而莫既,还未完。

(译文)永乐四年(1406)岁次丙戌十一月丁亥越十八日甲辰,直隶滁州知州陈琏等人,以三牲和甜酒各种食品的仪式,致祭于故中大夫、太仆寺卿翁公之灵。

英灵祖籍为寿春,天纵奇才自不群。早年马背能征战,忠肝义胆见精神。

为国前驱如虎豹,一片丹心以报君。春秋六十身犹健,荣居太仆栋梁臣。

凭借两朝之赏识,始终耿耿谢皇恩。随处口碑民戴德,颂声载道涌如云。

十二年来功德在,喜添五福聚其身。汉代夏侯家显赫,两门勋业实难分。

无疾而终享高寿,茫茫人海有谁伦?跪直陈词致哀奠,悠悠思念永无垠。

哎呀我心难受极,请来鉴领翁公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