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滘《族谱》序

1147 茶滘《族谱》序

(原文)东莞茶滘黎氏先世南雄人,迨今八传,派系蕃衍,而以二致政公为一世之祖,致政以前,世次名讳不可得而考者,由旧谱亡佚故也。七世孙观等重修之,既脱稿,来谒文为序。

夫黎子姓也,其爵为侯,实始于商。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其地,后齐大夫黎弥、黎且则以邑命氏,齐之黎邑是其地。至汴宋,有黎威者尝为安南节度,曰黎上行、黎仲者,同登嘉祐进士第,此其为尤著。而岭南之黎亦盛,代有闻人,未易悉数。茶滘之黎虽云出自南雄,而南雄以前,又未知何所出也。

予观世之受姓氏者,莫非古圣贤之后,安知其不为黎侯之远裔耶。爰自致政以来,img诗礼相承,为邑著姓,苟非先世积累之厚,焉能致此。为其后人,当念祖宗裕后之道,思衍庆泽于无穷则善矣,img其尚勉旃。img

注释:①茶滘(较jiào)——凡有“滘”字的地名,必定是潮水能涨到的地方。因为“滘”是海水从河道进入堤围的门户,犹如城市的城门。又叫窦口。②迨(代dài)——到,至。③二致政——致政,官员退休。二,排行第二。④讳(惠huì粤音伟莞音伟或肺)——古代称死去的长者名字。⑤夫(音扶)——放在句首,表示发议论。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⑥黎城县——位于长治市东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据郑樵考证,商朝有诸侯黎氏,为九黎之后,其封地在潞州黎城县,即今山西省黎城。⑦黎侯城——黎城县名出自黄帝时期的古部族九黎,所在黎侯城。西周建国后,周武王又封商汤后裔于黎,这就是春秋时的黎侯国。⑧汴宋——北宋的首都在汴京(开封市),故汴宋指北宋。⑨安南——越南的古名。节度,即节度使,唐朝的地方官,犹如太守。⑩黎上行——益州人;黎仲,吉州人。今岭南多此姓。黎邑——春秋初期,黎国迁都于黎邑(今山西黎城黎侯城)。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黎弥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img爰(援yuán)——放在句首,语助词,无义。img思衍——思,想到。衍(演yǎn),延长、扩大、光大。img其尚勉旃——其,代词,指前文的黎姓子孙。尚,希望;勉旃(毡zhān粤音笺),旃,古文语助词,等于“之焉”两字连用。勉旃,在这方面努力。

(译文)东莞茶滘黎氏的祖先是南雄县人,至今传承了八代人,而以辞官归里的祖宗为始祖,他们以前,世系排列名讳无法查证,是旧谱失散的原故呀。七代孙黎观等人重修族谱,已脱稿,来请求作序言。

黎氏是商帝王家族的姓氏呀,他的爵位是侯,实始于商朝。黎城县有黎侯,故城是他的封地,后来齐国大夫黎弥、黎且就以封地来命名姓氏,齐国的黎邑就是他们的封地。北宋的黎威曾经做过安南节度使,而黎上行、黎仲,同时登上嘉年(1056年9月-1063年)的进士第,这是黎族尤为著名的人。而岭南的黎氏亦很兴盛,每代都有名人,不容易尽数述说。茶滘的黎姓虽然出自南雄,而南雄以前,又不知由哪里出处呀。

我看世间的接受姓氏的家族,无非是古时候圣贤的后代,怎知道茶滘黎姓不是黎侯的远代后裔呢。自从辞官归里的大人以来,诗礼相传,成为县里著名的姓氏,若非先世积累的深厚,又怎能达到这样呢。作为他的后人,应当想到祖上造福后人理念,不忘光大祖上的庆泽于无穷那就好了,还希望黎氏子孙在这方面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