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广东沈大参诗》序
(原文)今天下方面重地十有三,①广东其一也。统郡邑七十余所,土地绵亘数千里,海外诸番则有安南、占城、暹罗、真腊、琉球、三佛齐之属。②
国初以来,膺使宪藩屏之任者,③皆朝廷硕德重望,以故教化聿兴、④风俗丕变、⑤和气潜通,岁尝大稔,无风鱼之灾、⑥水旱厉毒之患,黎民熙熙皥皥,⑦涵泳大平,⑧此诚方面大臣克体渊衷,⑨而尽抚绥之道也。
京口沈公经,⑩近以内艰服阕,有广东布政使司参政之命。
公素蕴忠贞之德,抱经济之才,
早受知太祖高皇帝,
日侍左右,眷遇益隆,寻拜山西参议,
居久之,转广西参议,功德皆可称道,及是命,在廷公卿大夫莫不以方面而得人,贺而且庆广东之人蒙福也。于是相率赋诗以慰,公南行之恩,而属余序。夙与公相知最深,不可以固陋辞,
因书此以弁群玉之首。
注释:①方面重地——指古代的行政区,又叫“道”,相当于如今的省。②安南——越南古称,包括现广西一带。最初作为地区—政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是唐代初叶的事。占城——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简译占婆、占波。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暹罗——泰国的旧称。真腊——又名占腊,为中南半岛古国,其境在今柬埔寨境内,是中国古代史书对中南半岛吉蔑王国的称呼。琉球——之名的来源是这样的:公元6世纪中后期,隋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异俗。行至今日北起奄美大岛,南至与那国岛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浮在海面中。“若虬龙浮水”,遂为其取名流虬。即如今被日本占领改名冲绳的地方三佛齐——是苏门答腊岛上的一个古国。③使宪藩屏——使指承宣布政使,宪指按察使,藩屏指都指挥使,这是三司中之三巨头。④教化聿兴——教化,教,指做官的宣传国家的政策;化,指民众的闻风而动。聿(域yù粤音域莞音律)古文语助词,无义。兴,指成为时尚。⑤丕变——大变,大的改观。⑥风鱼之灾——鱼通“渔”,广东海岸线长,以捕鱼为业的人多,台风也多,渔民最忌在海上遇上台风,这就是风鱼之灾。⑦熙熙皥皥(浩hào)——普天同乐貌。⑧涵泳大平——共享太平。⑨克体渊衷——能亲身感受皇上的心意。⑩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内艰——母亲逝世;服阕,守丧期满,除下孝服。
布政使司——犹如今天的省府。古代行政区的政府机构。参政,地方行政最高首长的副官。
经济之才——经邦济世之才,即管理国家的本领。
太祖高皇帝——指朱元璋。
参议——官名,参加议政,在承宣布政司设置。
固陋——见识鄙陋。
弁群玉之首——群玉,比喻众人作品美如玉;弁(辩biàn),古代一种帽子,此处作动词用,解作“放在”。之首,它的前面。
(译文)如今天下的行政区划分为十三个,广东是其中之一呀。广东统辖的郡县有七十多个,土地数千里,海外几个附属国包括安南、占城、暹罗、真腊、琉球、三佛齐等国。
明朝建国初期获得担任封疆大吏的人,都是朝廷里德高望重的,因此教化兴起、风俗大变、天地祥和、年年大丰收,风浪无惊、渔业顺景,无水旱瘟疫的祸患,黎民百姓和乐怡然自得,共享太平,这实在是地方官员能够体察皇上的深思,而尽到安抚的政策呀。
京口的沈经,近日母丧期满,有做广东布政使司参政的任命。沈公向来忠心耿耿,又有经国济世的才能,早年就受到太祖高皇帝的赏识,每日侍奉左右,礼遇更为隆重,不久授予山西的参政,在位久了,转为广西参议,功德都令人称赞。及至受到这个任命,在朝廷的公卿士大夫们无不认为是地方官员得到适合的人选,祝贺广东人有福气呀。
于是相继赋诗来慰问沈公有南行的恩宠,而嘱咐我作序言。我向来与沈公引为知己,不能以见识鄙陋来推托,因此写了这篇序文放在诸位杰作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