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兰雪轩临《兰亭修禊图》①
2025年09月26日
1306 书兰雪轩临《兰亭修禊图》
①
(原文)会稽《兰亭修禊图》,②为人珍玩,岁久,石刻剝落,诗文与画多残缺,几不可辨。今年秋八月,于大司马襄城许公所获睹,③兰雪所临真迹画,虽然参以古人,别出新意,书尤清劲,有逸少笔意,④刻本已为难得,矧所临真迹耶,⑤公之宝爱也固宜。
注释:①兰雪轩——从石刻《兰亭修禊图》临成纸本的人,兰雪轩是庐江汤节初的号,详988篇《兰雪轩记》《兰亭修禊图》是一幅古画,作者不知是谁。其中故事来自兰亭帖晋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谢安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羲之作《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文者,字体悉异,世议为《兰亭帖》。修禊(系xì)之礼,古代民俗,于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涤,举行祭礼,并携饮食聚会。②会稽——县名,即浙江绍兴县。绍兴县东南在山名会稽山,相传夏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得名。③大司马——兵部尚书的别称。④逸少——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⑤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
(译文)刻在绍兴县兰亭的《兰亭修禊图》,成为人们珍藏刮目鉴赏的物件,年岁久远,石刻剝落,几乎不可辨认。今年秋八月,兵部尚书、襄城的许公家中获见,这图是兰雪轩临摹真迹而来,虽然参照古人,但别出新意,书法尤其清劲,有王羲之的笔意,即使是刻本已是难得,何况是兰雪亲手临摹的真迹呢,许公珍爱那是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