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封太安人氏墓志铭
(原文)太安人讳淑贞,①姓彭氏,其先在唐有为吉州剌史者,②子孙因家二陵。③九世祖讳寿,仕南唐为广陵节度使;④曾大父廷秀,有隐操,⑤不求闻达,⑥大父西有,冀宁路学正;⑦父仪中,性淳谨敦礼义,有长者誉,母曾氏。太安人早失所恃,⑧知事,女红不教而能。⑨及笄,⑩适赠承德郎行在礼部主客司主事安成陈公迪简,伉俪孔谐,善主中馈,
事舅姑孝谨,
处妯娌和睦,
而慈爱逮于下人。岁躬助荐享,
必诚必敬,礼宾之具,丰俭适宜,而薄于自奉。
迪简兄弟三人,同处怡怡,
终始不分异者,
由太安人内相之善也。
舅姑殁,服丧尽礼,姻族称之。永乐甲午,迪简以疾终于正寝,
丧葬之仪,出其经制,
靡有遗悔。时子铉尚幼,遣从外傅受业,而隆束脩之礼。
后铉亦知自励,工科举之业,以《易经》领庚子乡试,
登甲辰进士第。
宣德已酉授行在礼部主客司主事,
阶承德郎,善于毗赞,有声朝著,蒙恩赐敕褒崇,太安人以子贵受封,乡邑以为荣。
岁乙卯,铉使广右,
便道归省,太安人谕之曰:“汝被命而出,不可以老身故,恋恋膝下。我蒙恩受敕褒封,愧无以报,汝能尽忠永兹宠命,则我无憾矣。”铉祗承慈训,
拳拳服膺,
罔敢或堕。正统戊午,
九载盈秩,升南京祠祭司郎中,
进阶奉议大夫,光华显荣者,慈训力也。
方谋迎养,而太安人以疾卒于家。洪武戊申六月二十六日,其生之辰,正统庚申九月二十七,其终之日,
寿七十有三,丈夫子二:
长即铉,次美早逝,女一,适庐陵高笃宪。
孙男五:普、成、辅、复、良,孙女三。铉闻讣哀恸几至灭性,
将归奉襄事,卜于是年某月某日,葬某山之原。
先期以太常博士尹昌所为状来请铭,铉于予为属官,义不可辞,遂序而铭之。铭曰:
毓秀名家,禀性贞静。克孝克顺,善理家政。
守志教子,期在显扬。荣受恩封,既寿且康。
化而归,葬叶吉地。
载铭于幽,用昭百世。
注释:①太安人——封号,六品以上命官妻子封安人,母封太安人。②吉州——在江西。刺史,官名,掌一州的军政大权。③二陵——在河南与陕西之间的崤山有两个陵墓,故名。此地为交通枢纽。④南唐——(937年-975年),属于五代十国的十国之一,定都金陵,历时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广陵,扬州的古称。⑤隐操——不慕功名的品德。⑥不求闻达——不想出人头地,不希罕富贵。⑦冀宁——明山西等处按察司置,兼察太原府。清为分守冀宁道,辖太原、汾州、潞安、泽州四府及辽、沁、平定三州。治所在太原府(治今太原市区)。学正,州儒学教官,负责教授生员。⑧早失所恃——少年时就失去母亲。典出《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人以怙恃作为父母的代词。⑨女红——针线活。⑩及笄(鸡jī)——古时女子到了十五岁,将头发梳上头部,故称十五岁叫及笄。到了这个年龄即可谈婚论嫁。笄,簪。伉(抗kàng)俪(丽lì)——夫妇;孔谐,很合得来。孔,大。
中馈——家中餐饮。
事舅姑——服侍家公家婆;孝谨,孝顺周到。
妯(轴zhóu粤音熟)娌(里1ǐ)——兄和弟的妻子合称。
岁躬助荐享——每年到祭拜之时(岁)亲手办理(躬助)祭祖宗的事(荐,供奉;享,祖宗受用)。
自奉——自己享用。
怡怡——兄弟情深。典出《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不分异——不分家。
永乐甲午——永乐十二年(1414)
终于正寝——古代贵族以紧挨正堂的卧为正寝,此处泛指家中。
出其经制——出自典籍的规定。
以隆束脩之礼——以增厚拜师的见面礼古人拜师以一束干肉(脩)为见面礼
《易经》——又叫周易,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是儒家《六经》之一。领庚子乡荐,庚子,永乐十八年(1420)。领乡荐,在这一年乡试中中举。
甲辰——永乐二十二年。古代科举考试三年一届,乡试后第二年为会试。如落选过三年再考
宣德己酉——宣德四年(1429)。行在,帝王离京的住处,此处指南京。主客司主事,隋唐以后在礼部设主客司,设主客郎中及员外郎,。负责各藩属国朝聘、接待等事。主事职位次于员外郎。
岁乙卯——宣德十年(1435)。广右——广西。
祗(支zhī)——敬。
拳拳服膺——拳拳,恳切地;服膺,牢记于心。
正统戊午——正统三年(1438)。祠祭司——礼部属下机构,掌祠祀、享祭、天文、刻漏、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及僧尼诸事。郎中,尚书手下属员有侍郎、郎中、员外郎。因居郎官之中,故名。
洪武戊申——洪武元年(1368)。正统庚申——正统五年(1440年)。丈夫子——长大成人的儿子。
庐陵——江西府名。
灭性——死去活来。
乘化而归——意译为驾鹤西归(指死亡)。㊳叶(协xié)——合乎。
(译文)太安人名叫淑贞,姓彭,她祖先在唐朝有个做江西吉州剌史的人,子孙因此安家在二陵,九世祖名叫彭寿,出仕南唐是广陵节度使;曾祖父彭廷秀,有道德,不慕功名富贵;祖父彭西有,冀宁路的儒学教官;父亲彭仪中,平生淳朴谨慎,热衷礼义,有长者的声誉,母亲曾氏。太安人早早失去母亲,懂事,针线活无师自通,刚十五岁,嫁给赠承德郎南京礼部主客司主事安成地区陈迪简,夫妇和谐,善于主持家务,服事公婆孝顺周到,妯由娌相处和睦,而对下人能关照。每年亲自主持祭祀,十分严肃认真,接待宾客的酒席,丰俭适宜,而自身日常生活却很节俭。陈迪简兄弟三人,相处融洽,始终没有分家,由于太安人在内善于协调的缘故呀。
公婆死,服丧期间尽到礼仪,姻亲族人都称赞她。永乐甲午(1414),陈迪简因病死在家里,丧葬的仪式,出自典籍上的规矩,没有遗憾,当时儿子陈铉年龄尚幼,让他跟外面老师读书,而增加送给老师的酬金。后来陈铉亦知道努力,精于科举的学业,以《易经》在庚子(1420)科的乡试中举,登甲辰科(1424)进士第。宣德已酉(1429)年授南京礼部主客司主事,进官阶承德郎,善于襄助,在朝中重臣中扬名,蒙恩赏赐敕命褒奖推崇,太安人以子贵受到封赏,乡县以为光荣。(1435)年。
陈铉出使广西,顺路归来探望,太安人跟他指出:“你受命而出使,不可以老身的原故,恋恋膝下。我蒙恩受到敕命的褒奖封赠,惭愧无以为报,你能够尽忠永远记住这个皇恩,那么我就没有遗憾了。”陈铉敬遵慈母的教训,诚恳深切地牢记在心里,不敢稍有遗忘。正统戊午(1438)年,九年期满,升任南京祠祭司郎中,进官阶奉议大夫,能够荣宗耀祖,是慈母教训的力量呀。陈铉刚刚打算迎接她来南京赡养,而太安人因病死在家里。洪武戊申(1368)年六月二十六日,她出生的时辰,正统庚申(1440)年九月二十七,她死的日期,寿龄七十三岁。长大成人的儿子两个:长子即陈铉,次子陈美早逝,女儿一个,嫁庐陵府高笃宪。男孙五个:陈普、陈成、陈辅、陈复、陈良,孙女三人。陈铉听闻讣讯哀恸到死去活来,将要归去做丧事,选定这年某月某日,葬在某山的高地。
先期以太常博士尹昌所写的履历来请求铭文,陈铉是我的下属,义不可辞,于是序述而铭记她。铭说:
出身望族,禀性温柔。孝顺公婆,当家一流。
守志教子,希望天酬。荣受恩封,长寿优游。
骑鹤西归,宝地宜幽。碑记逝者,百世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