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庭训录》后

1336 书《庭训录》后

(原文)蹇忠定公季子芸,今年秋七月与其孟兄、尚宝司丞英、仲兄芳,自北京扶公柩回重庆,奉襄事道南京,因出《庭训录》一编,属予言。因得观之,皆敬君、事亲、持己之道,而勉芸为学之言尤多,将属纊犹及此,可谓笃爱之厚矣。

惟公五朝元老秉钧轴,居朝堂者几四十年,学行勋名,重于当世,平昔一言一语,皆足以为人箴规。矧在家庭恳恳焉为子孙言者,岂不足以为明训乎。昔汉马伏波、宋范质,肃尝有训以戒子弟,img不过禁其讥议、轻侠、躁进而已。若公之训,皆忠孝仁厚,勉学之言,有出于马范之外,为芸兄弟子孙,当拳拳服膺,img率而行之,庶无负公之攸训可也。img

予恒见代之名阀,img其先世种德立功,所以贻厥孙谋者,img非不详且悉也,然其子孙往往荒坠厥绪者,img由弗学焉。尔故公之训言,切切于勉学者,img诚有见于此,岂他人所可及哉。予早受知于公,且重芸之请,敬书于后云。

注释:①蹇(检jiǎn粤音见字阴上声、莞音检)——姓,忠定,谥号,尊者死后朝廷赐的封号。季子,最小的儿子。②孟兄——庶母所生的长子,如果是正房的长子称“伯”。尚宝司丞,尚宝司,明代官名,前代称为符宝郎,长官为尚宝司卿,司丞为副职。③扶柩——将死者敛入棺木,孝子沿途护送回乡下葬。④奉襄事——办理丧事;道,路过。⑤属——同“嘱”,吩咐。⑥属纩——古丧俗,人濒临死亡时,用新棉置于临死者的口鼻上,以验呼吸之有无,称之为属纩。⑦维——古文发语词,无义。秉,主持;钧轴,钧以制陶器,轴以转动车轮,比喻国家大政。⑧箴(针zhēn)规——教导。⑨矧(审shěn粤音诊)——况且。⑩马伏波宋范质——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郡雒将之女征则、征贰聚众造反,攻取郡县,九真、日南、合浦等郡群起响应。征则等占据六十余城自立为王。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拜时任虎贲中郎将的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一万余人南平交阯。范质——(911-964),中国五代后周和北宋初大臣。字文素。赵匡“陈桥兵变”后,任北宋宰相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img肃尝——此处“肃”字疑为“夙”字之讹,早年曾经。img拳拳——真心实意地;服膺,牢记在心中,完全信服。img庶——希望,大抵。攸训,所教诲。img代之名阀——历朝名门望族。img贻厥孙谋者——为他的儿孙留下日后安身立命的计策的。img坠厥绪者——导致儿孙破落的。img切切——念念不忘。

(译文)蹇忠定公的小儿子蹇芸,今年秋七月与他的长兄、尚宝司丞蹇英二哥蹇芳,从北京护送蹇忠定公的灵柩回重庆,办丧事路经南京,因此拿出《庭训录》一编,请求我写跋。从而得以观看,都是忠君、事亲、持己的道理,而勉励蹇芸做学问的语言尤其多,将要临死还能够顾及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爱的深厚了。

蹇忠定公是五朝元老担负国家政务的重任,在朝堂将近四十年,学问、道德、功名受敬重于当世,平时的一言一语,都足以成为人们的劝戒规谏。何况在家庭里恳切的,为子孙说的话,岂不是足以成为明训吗。昔年汉朝的马伏波、宋代的范质,也曾有训言告诫子弟,不过是禁止他们乱谈政事、乱逞英雄、急躁冒进而已。像蹇忠定公的训言,都是忠孝仁厚,勉励学习的话,有出于马范之外,作为芸兄弟子孙,应当诚挚地牢记在心里,共同实行它希望不会辜负蹇忠定公的教训就好呀。

我经常见到历代的名门豪族,他的先祖积德立功,所以遗留给子孙谋求进取的,不是不详尽呀,但往往导致儿孙败落的,由于不去学习啊。你故去的蹇忠公的训言,念念不忘于勉励学习,实在是有见于此,岂是其他人比得上的呢,我很早就受知于公,而且尊重蹇芸的请求,恭敬地书写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