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著堂铭
(原文)国子掌撰、①檇李徐仲礼,②纯孝人也,③早丧二亲,而抱终身之痛,因名其堂曰:存著。④间征余言。⑤
余惟人子之事亲,其有终乎,死不异乎生,亡不异乎存,而其精神之相感,体魄之相接,固有无间于冥冥者,⑥恶忍亡于朝夕哉。⑦今仲礼以是铭堂,所以致爱致愨,⑧而有合于义乎,其有启于后人乎,因为之铭曰:⑨
夫惟人生,⑩莫大乎孝。孝之于亲,实关名教。
嗟嗟徐君,檇李茂族。早丧双亲,哀缠风木。
堂名存著,寓乎孝思。升降出入,若亲临之。
春雨既濡,秋霜既肃。致爱致愨,恒存心目。
岁月如流,斯诚曷替。爰念终身,
庶觉来裔。
注释:①掌撰——朝廷碑志、祝文、祭文等。著作郎官秩从五品上,掌撰碑志、祝文、祭文。以正五品下阶的太子中舍人兼从五品上之著作郎,依唐宋制度,高级散官任低级职务称“行”。②檇李——地名,在浙江嘉兴县西南,盛产檇李(果名,亦是地名),皮色鲜红,艳如贵妃醉酒。檇,读音同“醉”。故《春秋·定》十四年:“於越败吴于醉李。”③纯孝——大孝。孝,对父母好为孝,极好为大孝。④存著——又写作“存着”,活着的意思。⑤间——最近。征余言,请我作文章。⑥冥冥——昏暗无光,此处指地府阴间。无间于冥冥,即阴阳无别,虽然死去了但与活着一样。⑦恶(乌wū)——怎样;恶忍,怎样忍心。亡,通“忘”。例如《诗经·邶风·绿衣》:“心之忧矣,曷谁其亡(谁能忘怀啊)。”亡于朝夕,早晚忘记。⑧致愨(确què)——愨,谨慎。致愨,极端谨慎。⑨因为之铭——因此为他作了这篇铭文。铭,详1127篇注。⑩夫(音扶)——放在句首,表示发议论。惟,文言文发语词,无义。
名教——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封建礼教。例如明成祖朱棣,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按宗法制度,正名定分长子嫡孙才能接皇位,朱元璋明知他出类拔萃,却将皇位让年幼无能的皇太孙接任。酿成“靖难”的悲剧。
嗟嗟(街jiē粤音遮)——表示赞美。
风木——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风木的意思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若亲临之——好比父母在高堂之上坐着。此句紧扣堂名“存着”、“之”字为后缀词,无义。如:“既来之,则安之”是一样用法。
濡(音儒)——滋润。
斯诚曷替——这种真心哪会改变。曷(何hé粤音喝)岂,怎。替,变换。
爰(援yuán)——放在句首,无义。
庶——希望,大概。觉,此处解作唤醒,来裔,后来人,后人。
(译文)国子监掌撰、浙江檇李(现嘉兴县)徐仲礼,大孝子呀,早年失去双亲,而抱终身之痛,因此命名他的大厅叫存著堂。曾经征求我的意见。
我认为作为人子侍候亲人,有了时的吗,死与生没什么不一样,不在与还在相同,而彼此精神的互相感应,身体与魂魄的沟通,固然与阴阳无别,怎忍心忘记亲情于朝夕啊。如今徐仲礼以此来铭记堂屋,把至高无上的爱心与谨慎对待亲人,这合于道义,也有启发后人的意义,因此为他作铭说:
为人之子孝为先,孝关名教更无前。徐君檇李发祥地,早丧双亲伤感缠。
存著堂名表心迹,登堂如觉在亲边。春雨如丝秋露冷,内心孝意眼神兼。
寒来暑往情依旧,孝感儿孙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