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遗珠集》序
(原文)国朝奄有天下,①文运诞兴,②缙绅君子之能诗者,③固足以鸣太平之盛,其初选辑有《雅颂正音》、《皇明诗选》、复有《凤呜朝阳》、《善鸣鸣盛》诸集,④并传于时,然预选者虽多,而遗佚者不少,此镇云南右军右都督沐公所以有《沧海遗珠集》之选也。⑤
公在洪武中为云南都指挥,⑥遇讲武训兵暇,辄取四方缙绅君子,及谪寓南诏文上所为歌诗、有唐人遗音者,缮写成帙,披诵自娱。时曾先生日章馆于门下,复属其详加编定,凡若干卷,复恐久而散佚,乃募工锲版,以永其传。近人觐回,至南京,间示予,⑦属文为序。⑧
因得遍观集中诸作,皆知名之士,当四海一统之时,重熙累洽之治,⑨各以胸中之奇,发而为诗,清新俊丽,如云霞绚烂,珠玑璀灿,较诸唐人诚不多让,苟非辑而传之,岂不使人兴沧海遗珠之叹乎。
於戏,⑩世之工吟咏者,孰不欲其诗行于当时,传于后世,而卒不获其志愿者何限!盖诗存则名存,名既存则人不亡也。有预兹选,
不亦幸哉。若公可谓笃尚斯文,而不没人善者矣。公为黔宁昭靖王仲子,黔国公之弟,驸马都尉之兄,资禀忠孝,才兼文武,受知列圣,为时重臣,若说诗书、敦礼乐,盖本之家法云。
注释:①奄有天下——奄,覆盖;奄有天下,意译为一统天下。②文运——文化发展的势头;诞,大也。③ 缙绅——详见685篇注③之“搢绅”。④《雅颂正音》——明刘仔肩编仔肩字汝弼,鄱阳人。洪武初,因荐应召至京,集同时之诗为此书,上自公卿,下至衲子,凡五十馀人,而仔肩所作亦附焉。用刘向、王逸、徐陵、芮挺章例也《皇明诗选》——借助对七子之学的重提来实现诗歌创作中风雅精神的回归,在内容上,他要求诗歌应该合于大雅,有风人之旨,又能够止于温厚。《凤鸣朝阳》——遗曲,传说奏出此曲可以引百鸟在天空排徊不去,直到日落或者是日出的时候才会组成像一只凤凰一般飞向太阳。《善鸣鸣盛》——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是中国的古籍。⑤云南右军右都督——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设左、右都督,正一品;同知,从一品;佥事,正二品,及经历司经历等。⑥都指挥——即都指挥使,与布政使、按察使为行省中军事、行政、司法、三巨头⑦间示予——顺便给我看。⑧属文——属同“嘱”,吩咐;文,作文⑨重熙累洽——一代代的太平祥和⑩於戏——音义同“鸣呼”,感叹声。卒——到最后,至死;不获其志愿者,实现不了理想的;何限,何处是限,即无限。
有预兹选——有能够入选这次诗集。
(译文)国朝一统天下,文化发展的势头大兴,士大夫君子中能够作诗的人,自然能够讴歌太平世界的鼎盛,当初选辑有《雅颂正音》、《皇明诗选》、又有《凤呜朝阳》、《善鸣鸣盛》诸集,并传诵于当时,但入选的人虽然很多,而遗漏编辑的也不少,这就是镇守云南右军右都督沐公所以有《沧海遗珠集》的选辑呀。
沐公在洪武中是云南都指挥,遇上讲武训练兵士之后,都收集四方士大夫君子、以及贬居云南文士所作的诗词、有唐代遗风音调的,抄写成卷,翻看吟诵取乐。当时曾日章先生在沐王府教公子哥儿读书,又嘱咐他详细加以编定,共若干卷,又恐怕日久而散失,于是招募工匠刻版,以印刷它使它永久流传。近日进京觐见回来,到南京,曾出示给我,嘱咐我作序言。
因此得以通读集中的诗作,都是名家手笔,当一统江山时,几代太平安乐的治理,各以胸中构思,创作成诗,清新亮丽,如云霞绚烂,珠玑璀灿,比起唐代诗人,实在不遑多让,如果不是收集流传它,岂不是使人兴起沧海遗珠的叹息吗。
唉,世上擅长吟咏的人,谁不想他们的诗句流行于当时,传于后世?而终于不能够达成志愿的人太多了!诗存就名存,名存就精神不朽呀。有幸入选这本诗集,不也是幸运吗,如沐公可以说是热衷斯文,而不会埋没别人的美好了。沐公是黔宁昭靖王的第二子,黔国公的弟弟,驸马都尉的兄长,禀性忠孝,才兼文武,受到列圣的赏识,是当时的重臣,如喜爱诗书、谨遵礼乐、这都是来源于家庭的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