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西何布政之任序

1183 送江西何布政之任序

(原文)圣天子即位之元年,因天下布政使缺员数多,敕廷臣佥举所知而超擢焉。吏部文选郎中何公幼澄预论荐之列,特授江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仍许便道之任。光禄寺张少卿惠征文为赠。

公苏人也,敦重严毅,而富才识,初由教官,历郡守,入为行在考功员外郎,寻改郑府长史,后迁文选,所至卓能树立,烨乎其有光辉,恢乎而有余力,政绩既隆,声誉益著,是宜陟居庙堂,而大设施也。今布政使即古之十二牧,厥任匪轻,为方面之表仪,百司之师率,朝廷恒慎其选,且江西为名藩物属,郡邑诸司以数百计。生齿之众、赋税之重、词讼之繁,视它布政司尤甚。非才识卓异、德望素隆者,不足以膺之。

公奋由科目,学博而才优,识高而行峻,img仪观雄伟,俨然廊庙之器也。议论正大,确乎仁义之言也。度量宽洪,img又汪然千顷之波也,复慨慷有匡时之志、img泽民之心,故所至俱有成绩。兹行坐镇庙堂,img同寅协恭商榷庶务,img承流宣化,img安辑抚绥。予且庆江西郡邑之民蒙休也。img予长银台有年,img知公素履甚悉,img因张光禄之请,序以赠之。

注释:①圣天子即位之元年——因下文有“予长银台有年”,陈琏在宣德元年任通政使(银台),次年母丧,五年(1430)起复南京通政使。故知圣天子是指明宣宗朱瞻基。②布政使——全称承宣布政使,行省中最高行政长官。与按察使、都指挥使为地方三巨头,分掌行政、司法、武装。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③佥举——大家推举。④吏部文选郎中——吏部设文选司,专掌文职官吏的选授、铨叙、勋阶、改调、推升等事。郎中,官名,位次在侍郎之下,侍郎不在时,可行使侍郎之职。⑤仍许便道之任——这是朝廷对外选官员一种优待,可以顺路回家探亲,之后才到任。之任,到任。⑥光禄寺——官署名。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⑦入为——从地方官员调进京城,称“入”,行在,宣德年,帝都在北京,故南京称为行在。即帝王离京居住的地方。考功员外郎,吏部下设考功司,掌管官吏考绩升降之事。员外郎,地位在侍郎、郎中之下。⑧寻改——不久改任。郑府,郑王府;长史,亲王府或郡王府置长史,理王府中之事。⑨生齿——指人口。⑩学博而才优——读书多为学博,写出来的诗文出众称才优。学博未必才优。img识高而行(杏xìng)峻——识高,眼光独到;峻,道德高尚。img度量——指人的器量、胸怀。(img慷慨——意气风发,情绪激昂。img兹行——今次即将,坐镇庙堂,庙堂指衙门公署。img同寅协恭——同僚齐心。img承流宣化——贯彻中央政策,使民众闻风而动。img蒙休——得惠,得到好处。img予长——我主管。银台,通政司(详见305篇注①)。img素履——平生经历。

(译文)圣天子登位这年,因为天下布政使缺员人数众多,敕令朝廷的大臣都要举荐所知道的杰出人才而破例提拔他。吏部文选郎中何幼澄也在举荐的行列,特别授予江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又允许他顺路上任。光禄寺少卿张惠请我写文章作为赠送。

何公苏州人呀,稳重果断,而且很有学问,当初由教官出身,历任郡守,升为南京吏部员外郎,不久改任郑王府长史,后来改任为吏部文选司的职务,所到之处大有建树,正是光芒四射,游刃有余。政绩不凡,声誉更佳,该他坐镇高堂,来大展身手呀。今日的布政使即是古时候十二州的长官,这个职务并不轻松,为一个行省的表率,所有衙门的榜样,朝廷向来慎重选拔,而且江西属著名的辖区,所有郡县各个司属数以百计,人口众多、赋税量大、诉讼繁杂,比其它布政司尤其重要。非才智超群、德望早具,不足以担任这个职务。

何公奋发由科举出身,博学而才能优越,眼光独到而道德高尚,堂堂一表,十足国家栋梁。谈吐光明正大,确实是仁义之言,胸怀宽广,浩荡如千顷波涛,又意气风发有纠正时弊的志向、造福民众的心肠,因此所到之处都有成绩。今次即将坐镇庙堂,同事齐心,商量施政,贯彻中央政策,感化民众,实行宽松安抚措施。我庆幸江西的郡县民众将得到惠政呀。我领导通政司多年,对何公的履历很熟悉,因张光禄的请求,写序文以赠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