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 坦翁说
(原文)古冈余子礼,自号坦翁。前太常少卿周君讷,①尝为其赞,②缙绅君子亦有诗文揄扬之,③乃不远遣其子来京师谒予言。
予惟世之人心役事物,计较欣戚得丧之私,供给耳目口鼻之欲靡有盈厌。名者汲汲于进取,④利者孜孜于赢余,⑤士农工贾,各献其技,驰骛一世,恒若不足,孰肯甘于安分,坦然自居乎。
翁生诗礼家,读书求道,而谙世故,视彼营营于货殖,⑥汲汲于奔竞,劳神瘁躬,行险侥幸,不知攸止者,心窃耻之。于是屏处一室,安分无营,徜徉夷犹,⑦坦坦施施,与时无竞,贤于世俗之人远矣。
吾夫子有言:君子坦荡荡者,谓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夫理本于自然,循理行之,则坦然而平,不愧不作,⑧所以舒泰。若翁之为人,其君子之徒,与视彼戚戚然于名利之场,⑨至于疲苶而不知止者,⑩岂不大有径庭哉。因其请,遂著此贻之,以坚其志。
注释:①太常少卿——太常,又叫太常寺,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设卿及少卿各一人。太常寺卿属九卿之一。正三品。②赞——又名像赞,文体之一。对人像而赞,避免当面奉承的尴尬,赞文或赞辞都是恭维话多,当然以贴切为妥。③ 缙绅——详685篇注③之“搢绅”。揄(音余)扬,表扬,赞颂。④汲汲——急切地。⑤孜孜——不知疲倦地。⑥营营——来往匆匆地。货殖,货物。⑦徜徉(常羊)——悠闲往返;夷犹,从容不迫。⑧不愧不怍(作zuò)——不惭愧,心安理得。⑨戚戚——心动的样子。⑩疲苶(nié粤音捏)——疲惫,精神不振。径庭——门外大道,庭,家中庭院,比喻相距很远。
(译文)东莞古冈余子礼,自号坦翁。退了休的太常少卿周讷内,曾为他写了赞语,士大夫君子亦有诗文赞扬他,却不嫌路远派遣他的儿子到京师,拜访我并征求我写一篇文。
我想世间的人,为物欲所累,计较悲喜得失的一点小利,欲望未得到满足,求名的急切进取,求利的,不知疲倦地唯利是图,士农工商,各显身手,一生劳碌,永不知足,谁肯甘心安分,坦然自处呢。
坦翁生在诗礼之家,读书而崇尚仁义道德,而了解世态人心,看他们往来于将本求利,急切地奔波劳碌,心力交瘁,行险侥幸,不知道止步的人,心里暗暗地鄙视他们,于是僻处一室,安分守己,安闲自得,平平淡淡,与时无争,好过世俗的人多多了。
我老夫子说:君子做事直率,不隐瞒观点,说君子遵循事理,所以经常心安理得。事理本出于自然,遵循事理而行,那就心境平和,无愧于心,所以舒泰。如坦翁的为人,属君子一类,与那些想入非非于名利场,而至于不知止步的,岂不是大相径庭吗。因他的请求,于是作了此文赠送给他,用来坚定他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