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尹处士墓表

1478 云林尹处士墓表

(原文)云林处士,以永乐某年某月卒,得年五十有六。越某年某月某日,葬东莆山之原。其孤文贞持乡贡进士黄君受益所状,而请表其墓。嗟处士之不作,感友道之犹存,勿言得乎。

处士讳常,字伯弘,别号云林。其先河南洛阳人,世为宦族,其居东莞者,则自知县武仲始,知县生学长左,左生学谕槦,槦生监税伯修,伯修生海丰书院山长元泰,是为处士之曾祖,山长生潮州路都巡孔昭,是为处士之大父,父志文。

处士自幼知读书,遂博览群籍,尤工于诗,喜与士大夫游,杯觞流行,歌咏自遣,有唐人风致,然神清气和,人望之翛然即之,温然听其言,又洒洒然嗟夫其古君子之徒欤,若其孝友信义,img天性然也。中年志尚冲淡,img于世味甚薄,别筑一室于东莆,耕田读书为佚老计,img名曰云林书舍,缙绅先生咸有诗美之。img平生所为诗,号《云林稿》若干卷,藏于家。娶安人黄氏,五子:文贞、文周、文伟、文实、文表,文伟早世。

余初在家时,与处士缔文字交,知其家世颇详,意谓前人积德深厚,必于处士发之,矧处士才器有足用于时,非琐琐不振者,img其腾踔奋迅、img扬英飞烈者,img必有日也。而竟不沾一命,隐沦以终,img复不得以享遐龄,抑非命乎。然诸子皆能树立,以绍厥家,诗书之泽盖未艾也,img若处士之行,宜表于墓,以示其后人云。

注释:①其孤——他留下的儿子;乡贡进士,贡士的美称。举人次年春天上京会试合格的人。所状,所写的履历。②不作——已经不在,人死了自然什么事也作不成。③勿言得乎——不是说也是不幸中之万幸么?④左生学谕槦(庸yōng)“左”字原版作“右”,据上文改。学谕,即儒学教谕,州府中儒学主管。槦,作箭杆的木,此处用于人名。⑤监税——奉命监督开矿和征收商税的钦差专使。即矿监和税使,税使又称税监。⑥书院山长——书院中的最高领导。⑦都巡——五代后,设沿海都巡检,驻砚江(今霞浦县溪南镇砚石村),置者巡检(都巡检使,品级为七品)。⑧士大夫——古代有官职的人。⑨翛——同“倏”(叔shū),很快;翛然即之,很快就和他亲近。⑩洒洒然——连绵不断,层出不穷的样子。img孝友——对父母好为孝,对兄弟好为友。img冲淡——不热衷功名。img为佚(逸yì)老——安闲地度过晚年。img缙绅——详685篇注③。琐琐不振——被烦琐的事缠住而无所作为。img腾踔(戳 chuō粤音卓)——飞跃;奋迅,精神振奋,行动迅速。img扬英飞烈——比喻大有作为;扬英,花瓣随风飘撒;飞烈,火光闪耀。都能引起关注效应。img隐沦——隐居不仕。img盖——古文承上接下的连词。

(译文)云林处士,在永乐(1403-1424)某年某月死,阳寿五十六岁,到某年某月某日,葬在东莆山的高地上。他的儿子尹文贞拿乡贡进士黄受益所写的履历,而要求我作文展示在处士的墓碑上,哀叹处士已经不在,感叹友谊的道义还在,不是说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么。

尹处士名叫常,字伯弘,别号云林。他的祖先是河南洛阳人,世代是官宦人家,他居住在东莞的人,是由知县尹武仲开始。知县生学长尹左,尹左生儒学教谕尹槦,尹槦生监税尹伯修,尹伯修生海丰县书院山长尹元泰,是处士的曾祖父,山长生潮州路都巡尹孔昭,是处士的祖父,父亲尹志文。

处士自幼知道读书,于是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作诗,喜欢与士大夫来往,随处诗酒酬唱昌、赋诗度曲寄托情怀,有唐代人的风韵。神清气和,人望见他很快就亲近他,愉快地听他的教导,又连续不断、层出不穷的样子:他就是古君子这一类人。像他的孝顺友爱诚信和仁义,是天性使他这样的呀。中年无意功名,无心人世竞争,另建一间屋在东莆山,耕田读书作为遁世隐居的计划,名叫云林书舍,缙绅先生们都有诗赞美他。平生所作的诗,名叫《云林稿》若干卷,藏在家里。娶妻安人黄氏,五个儿子:文贞、文周、文伟、文实、文表,文伟早年逝世。

我当初在家的时候,和处士诗词酬唱,知道他的家世颇为详细,心想前人积德深厚,必然在处士身上发展兴旺,况且处士的才能足以应用于时,并非是个失意不振作的人,他飞黄腾达,大有作为,必然有日子呀,然而竟不能得到一次任命,隐居而死,又不能得到享受长寿,岂不是命运吗。但几个儿子都能够树立,以继承这个家庭,诗书的余泽未尽,如处士的德行,适宜发表于墓碑,以显示给他的后人。